論英雄,習近平這樣説
2018-04-05 15:18:30 來源: 新華網 提示:全文字,閱讀需要分鐘
關注學習進行時
微博
Qzone

  新華網記者 張敏彥

  【學習進行時】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清明時節,緬懷英烈祭忠魂,撫今追昔思奮進。銘記歷史、緬懷英烈,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之所係、情之所牽。他曾在多個場合緬懷英烈,講述英雄事跡、致敬英雄精神。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講述。

  鮮花獻英烈,哀思祭忠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踏尋英雄、緬懷英烈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一個個深深的鞠躬,一次次深情的仰望,是習近平對歷史的緬懷、對英烈的追思。

  致敬,以國之名!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2014年,我國以立法形式設立了烈士紀念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國之名,向烈士致以深深的悼念。

  2014年9月30日,習近平整理花籃上的緞帶。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近平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説。

  英雄,在習近平心中的分量非常之重。每一年的烈士紀念日,習近平都會出席;四年多來,習近平兩次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國家設立的首個“烈士紀念日”,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之際。當天,習近平來到北京天安門廣場,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深切緬懷英烈豐功偉績。

  習近平神情莊重,步伐穩健,在花籃前駐足凝視。

  一串串明黃色的文心蘭,寄托對人民英雄的思念之情。穿越歲月的塵煙,千千萬萬的英雄拋頭顱、灑熱血,譜寫出氣壯山河的愛國篇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歷史不容忘卻。

  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之時,習近平再次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儀式結束後,習近平走進紀念館展廳,參觀了《南京大屠殺史實展》,並在簽字簿上莊重簽名。

  在這個沉痛的日子裏,習近平和全國人民一起,以國之名,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深切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深切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紅軍長徵會師紀念碑、華東革命烈士陵園、金寨縣革命烈士紀念塔……在一次次調研考察中,每到一個革命歷史紀念地,習近平都會獻上花籃,表達深深的追思之情。

  銘記,傳承英雄精神!

  在歲月衝刷中,歷史功勳放射出耀眼光芒;在時代的變遷中,英雄精神彰顯著永恒的價值。

  這其中,蘊藏著怎樣的歷史密碼?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

  回顧歷史,在14年反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特別是8年全面抗戰的艱苦歲月中,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投江“八女”及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

  習近平引用《楚辭·國殤》中的名句讚頌這些在民族生死存亡關頭挺身赴難的先烈:“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今天,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難啃的骨頭、難涉的險灘、難爬的高山,我們同樣需要更多不畏艱險的英雄挺身而出、披荊斬棘。

  ——心中有責、敢于擔當的敬業精神

  “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習近平的一首《念奴嬌·追思焦裕祿》,萬口傳誦。

  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對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具體指導時著重強調,焦裕祿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傳統和偉大精神一樣,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向他學習。

  2017年5月14日,小學生在蘭考縣的焦裕祿紀念館參觀。當日是焦裕祿同志逝世53周年紀念日。河南省蘭考縣各界群眾來到焦裕祿紀念園,表達他們對焦裕祿的懷念之情。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習近平在焦裕祿幹部學院同蘭考縣部分鄉村幹部學員座談時指出,“大家來這裏學習,要深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焦裕祿同志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我們能為後人留下些什麼?”

  ——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

  “我們黨在長期艱苦卓絕的奮鬥中,歷經曲折而不畏艱險,屢受考驗而不變初衷,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靠的還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習近平指出。

  巍峨豐碑用英雄熱血鑄就,前赴後繼靠英雄信念支撐。

  在歷盡艱辛的硝煙歲月,他們信仰堅定、視死如歸,彰顯出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氣;在波瀾壯闊的建設時期,他們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創造了人類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新的時代,新的長徵。習近平激勵我們把先烈的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紀念,為新的出發!

  每一次對歷史的紀念,都是為了全新的出發。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努力。”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指出。

  讓英雄精神融入民族血脈,我們就能不斷激發前行力量。

  “確保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薪火相傳”,習近平2014年來到古田時説。古田會議會址、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一個個革命老區見證著習近平緬懷先烈的足跡;烈士紀念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次次記錄著習近平致敬英烈的身影。

  “我們要發揚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努力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先輩的業績。這是我們對老一輩革命家最好的紀念。”習近平發出鏗鏘有力的號召。

  清明祭英烈,為的是今天,為的是未來。

  今天和未來,是奮鬥者的時代。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糾錯】 責任編輯: 黃玥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20112264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