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新聞

新華時政 > 正文

安徽種糧大戶:增産增收盼信貸科技場地扶持

2012年11月01日 14:35:01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寄語十八大)安徽種糧大戶:增産增收盼信貸科技場地扶持

    新華網合肥11月1日電(記者姜剛)又到金秋收獲時,中部産糧大省安徽的種糧大戶們一邊在收割沉甸甸的稻谷,一邊在準備小麥的播種。對于即將召開的十八大,這些大戶們期望,國家給予從糧食産前到産後信貸、科技和場地上的更多扶持,促進農業增産增收。

    近年來,安徽省農村土地流轉進程不斷加快,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種糧大戶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成為保障糧食産量連創新高的“排頭兵”。在第一産糧大縣霍邱,今年耕地流轉面積已佔總面積的30%,全縣流轉土地百畝以上的種糧大戶已達600多戶。

    在霍邱縣宋店鄉磚店橋村,“全國種糧售糧大戶”王厚雲這幾天正忙著播種小麥。“今年我流轉了3100多畝地,稻谷是24日收割完的。”他笑著説,夏糧又豐收了,每畝地可收1200斤稻谷,“這除了得益于農業科技外,全程機械化也功不可沒啊。”

    王厚雲邊説邊領著記者來到他的“機械庫”邊,這裏插秧機、旋耕機、播種機、收割機等一應俱全。談及機械化給農業帶來的變化,他算了一筆賬,實行全程機械化後,糧食畝産比周邊農戶要高出100多斤,用工量也從原來的150人降至現在的30多人。

    “我現在最頭疼的是場地問題,每年數百萬斤稻谷收下來了,卻不知道在哪裏儲存、烘幹。前幾天曬糧食時,在公路上足足攤了15公里長。”王厚雲説,産後倉儲、烘幹、加工等都需要場地,但因為大戶的地是租來的,不能建固定設施,希望政府部門能幫忙解決。

    朱傳樂是霍邱縣城西湖鄉新河村的種糧大戶,近幾年流轉的土地規模越來越大,今年流轉了2900畝地,現在雜交稻已收割完了,正忙著收割400多畝粳稻。在他看來,融資難是制約大戶發展的最大瓶頸。因為大戶沒有合適的抵押物,從銀行一般很難貸到款。

    無奈之下,朱傳樂今年從小額貸款公司貸了25萬元,利息為1.2分,期間遇到購買農資、支付土地租金等事情時,還借過利息3分的民間貸款。“再高的利息也要借,否則就發展不了。我看到有些地方試點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希望十八大後能夠在全國推開。”

    記者走訪中了解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科技,讓種糧大戶們吃了“定心丸”。不過,他們還存在著擔憂:基層雖然建立了農技推廣機構,但農技人員不多,與大戶對接的就更少了,而農技推廣項目多、內容更新快,這讓大戶們很多時候都“吃不飽”。

    “糧食生産面積是固定的,增産關鍵在于科技創新和推廣。然而,基層農技推廣確實面臨著人少、知識老化等問題,如全縣196萬畝耕地,僅有132名農技人員。”霍邱縣農委主任張敏昌説,希望十八大後不斷加大基層農業科技投入,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分享到:
( 編輯: 劉威 ) 【字號: 】【列印】【關閉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