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觀察|這個聯盟,守護亞洲文明之光
亞洲文化遺産保護聯盟大會在西安開幕
為更好傳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撐——亞洲文化遺産保護行動成果綜述
亞洲文化遺産保護基金2022年重點項目
亞洲文化遺産保護基金旨在凝聚國際文化遺産保護共識,加強亞洲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傳承,促進亞洲文明的交流與互鑒。
第十三期全國少數民族古籍修復技術培訓班成功舉辦
“第十二期全國古籍修復技術與工作管理研修班”成功舉辦
“拯救老屋行動”項目
受災文物搶救保護項目
國圖等舉辦“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成果展
長城保護員加油包落地冀東三縣
“保護長城 加我一個”項目
該項目的推出是科技在文保及公益領域實現創新應用的又一標誌性范例。
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
2021年6月,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與字節跳動聯合設立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
“漢醬·匠心傳承”公益項目
公益基金源于全國漢醬酒經銷商自願捐贈,旨在進行可移動文物修復和文保人才培養,促進文物活化利用,助力文物保護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劉玉珠認為,對于文化遺産的數字化,挑戰很多,機遇更多。
蘇士澍認為,漢字和書法,在中華文化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項目主要運用數字採集、數字存儲記錄、數字復原等技術,將珍貴的石窟珍寶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
敦煌壁畫數字化項目旨在以電腦多媒體方式保護、保存和重現莫高窟壁畫、塑像、建築、其他形式文物等內容。
2016年9月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啟動“保護長城,加我一個”長城保護項目。
歷史文化遺産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座談會上,專家學者們就雲岡石窟保護工作積累的經驗展開討論。
此次金山嶺長城保護修繕工程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部分,本著“最小幹預、排除險情”的原則,對金山嶺長城部分墻體、敵樓、邊墻、馬道進行保護修繕和搶險加固。
今年的活動聚焦“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這一主題,將公布一年一度的“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結果。
近日在該區河郭鎮趙牌村發現一通明代正德十六年所立的石碑,碑文全稱為“明故迪功郎陜西鞏昌府寧遠縣丞南和趙公墓表”,距今已有502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