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文化·文保會客廳】卓瑪才讓: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踐行民族品牌使命擔當

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踐行民族品牌使命擔當

新華網首頁時政國際財經高層理論論壇思客信息化房産軍事港澳臺灣圖片視頻娛樂時尚體育汽車科技食品
近日,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卓瑪才讓做客新華網文化頻道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共同打造的高端文化訪談欄目——《文保會客廳》,與新華網文化頻道主編袁思陶博士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介紹了茅臺多年來參與文物保護工作的諸多事跡。
精彩觀點
1
卓瑪才讓
成立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是茅臺承擔社會責任、展現企業擔當的有力之舉

茅臺作為民族品牌,長期以來奉行大品牌大擔當社會責任觀,以感恩之心照亮擔當之路。據茅臺廠志記載,茅臺酒廠早在1991年便投身公益,當年捐款100萬元,支援全國災區抗洪救災,這是茅臺踐行公益的起點。

在捐資助學方面,從2012年起,貴州茅臺累計捐資超12億元,連續12年組織開展“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大型公益助學活動,在全國資助23萬余名困難學子圓夢大學。這一項目2023年也榮獲了“中華慈善獎”。

在生態環境方面,我們一直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赤水河保護為例,2012年起,貴州茅臺累計出資4億元,專項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

在文化保護和傳承方面,2021年貴州茅臺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聯合發起成立了“漢醬·匠心傳承”公益項目,促進文物的活化利用。2023年,我們積極加入亞洲文化遺産保護基金,為亞洲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貢獻力量。

在脫貧攻堅和助力鄉村振興方面,茅臺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幫助貴州道真縣如期實現了脫貧攻堅,支援道真縣做大做強食用菌産業。由于茅臺在脫貧攻堅領域的特殊貢獻,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表彰,被評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隨著茅臺集團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也引領了我們産業鏈上的合作夥伴紛紛參與,逐漸形成了茅臺的公益事業體係。2021年,為了進一步推動茅臺集團公益事業可持續高品質發展,統籌推進各類公益活動,讓“茅臺”成為一個有著巨大號召力、深度影響力、極具社會責任感的文化符號和品牌,茅臺集團決定籌備發起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

首先,成立基金會是茅臺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第十次會議時強調“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促進共同富裕,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立足新的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成立基金會是提升拓展茅臺公益事業、為社會做出更多茅臺貢獻的必然要求。

第二,成立基金會是茅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形式,通過基金會幫助弱勢群體、助力環境保護、助推教育發展、支援科技創新、扶持社區建設等,能夠更好地履行大品牌大擔當社會責任觀和助力企業全面踐行ESG理念。

第三,成立基金會是完善茅臺公益體係的有效途徑,多年來,茅臺投入資金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也持續多年助學扶智,在國家層面、官方領域獲得較高讚譽,也引領帶動了茅臺産業鏈上的夥伴積極參與到公益事業當中,但我們希望進一步提升公益領域的共情能力,構建茅臺公益生態圈,讓更多的機構、群體參與到公益事業當中。

經過兩年的精心籌備,2023年1月13日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得到貴州省民政廳正式批復,于2023年4月4日,在貴陽孔學堂舉辦的癸卯年清明感恩大典儀式現場,正式宣布成立。

成立基金會是茅臺大力推動公益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茅臺承擔社會責任、展現企業擔當的有力之舉,也是聯動公益資源、打造茅臺公益品牌的發展需要,已成為茅臺公益事業發展的裏程碑。

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以“人”為核心要素,聚焦“美”,突出“生態美、健康美、文化美”,圍繞教育、生態、文化、科技、健康五大領域,打造覆蓋學業幫扶、校企合作、生態保護、科學研究、文化傳承、文物保護、兒童成長、老年健康、體育事業等領域的公益品牌矩陣,發揚茅臺“感恩”文化內核價值之美,展示“德以治企、義以生利、信以立世、智以創業、仁以愛人、勇以擔當”的新時代茅臺形象。

2023年是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打基礎的階段,我們得到了貴州省民政廳的關心支援,得到了慈善領域兄弟基金會的大力幫助。這一年來,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穩步推進基金會制度建設、項目管控、流程規范等多方面的工作。

雖然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現在還很年輕,但我們深知基金會運營合法合規的重要性,只有完善健全基金會內部管理體制機制,不斷提升公信力,樹立良好社會形象,才能得以可持續發展。

這一年,我們健全組織架構,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係,完善運作管理機制,強化捐贈項目前中後閉環管理,確保基金會合法合規運營。積極對接省稅務局、省民政廳申報基金會免稅資格,保障愛心捐贈企業享受稅前扣除優惠政策。與此同時,我們積極圍繞“教育、生態、科技、文化、健康”五大領域,穩步推進基金會公益項目體係建設。

在健康領域,聯合發起成立“茅臺1935·國之大醫”公益基金,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播和知識普及,傳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

在教育領域,支援新疆100所經濟相對困難地區農村學校開展希望工程圖書室項目;持續開展“王茅·繁星計劃”,為貴州鄉村兒童新建及翻新足球場;支援內蒙古、重慶等地困難學子圓夢大學。

在文化領域,持續開展“漢醬·匠心傳承”公益項目,推動中國文物保護事業發展;積極加入亞洲文化遺産保護基金,成為聯合發起人,攜手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開展亞洲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在應急救災方面,第一時間支援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地震抗震救災工作和青海震區抗震救災工作。

在慈善事業發展方面,支援貴州見義勇為等慈善事業發展。

作為資助型公益基金會,我們構建完善項目“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跟蹤管理機制,做好調研、策劃、實施、監督、評估等工作,確保捐贈資金合理合規合法使用。

1
卓瑪才讓
‘漢醬·匠心傳承’公益項目持續助力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

中國是文物資源大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其中近四成可移動文物需要修復,然而,承擔文物修復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僅有2000余人,全國各地博物館都面臨著等待修復文物數量眾多,文物修復專業人才緊缺,資金不足的困境。

基于此,貴州茅臺醬香酒行銷有限公司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于2021年聯合發起“漢醬·匠心傳承”專項公益基金。

漢醬酒是貴州茅臺傾力打造的大單品,“漢醬”的命名,靈感源于“唐蒙獻酒,漢武帝稱讚甘美之”的歷史典故。長期以來,醬香酒公司積極踐行茅臺“大品牌大擔當”的社會責任觀,始終把承擔社會責任根植于自身企業文化,持續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希望通過打造醬香酒公益品牌,為中國文物保護、傳承事業注入強勁動力,同時展現出漢醬酒的傳承之美。

貴州茅臺醬香酒行銷有限公司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聯合發起成立的“漢醬·匠心傳承”公益項目,動員全國漢醬酒經銷商共同參與,開展可移動文物修復和文保人才培養,促進文物活化利用,助力文物保護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同時,號召社會各界一起守護文物,保護歷史,傳承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歷史文明,為保護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貢獻力量。

我們還通過數字化手段、沉浸式體驗和一係列專題講座等互動性展覽方式,溯源文物背後的故事,讓觀眾了解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讓“文物”走進大眾生活,受到當地政府及文保單位的重視與歡迎,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

目前,“漢醬·匠心傳承”公益項目捐贈總額已超過1700萬元。其中,“殷墟係列公益項目”一期已經完成了123件(套)青銅器修復工作。同時,配套的青銅器倣制和活化利用項目也在全國進行了巡回展覽。項目未來的規劃目標,是進一步加強文物本身與公眾連結、互動的項目活動及相關機制的創新設計,切實支援文物保護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漢醬·匠心傳承”還資助了貴州省內的4個公益項目,並且都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和成果。

第一個是遵義海龍屯陳列展示中心提升改造項目,這個項目提高了世界文化遺産海龍屯展示展陳的水準和檔次,豐富了景區文化業態、提升了景區品質,為研學提供了參觀交流平臺,讓公眾對海龍屯的歷史文化先行認知,大幅度提高公眾觀感、體驗感,對促進海龍屯土司遺址可持續保護和利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第二個是黔西南州博物館青銅文物修復項目,這個項目完成了23套青銅文物修復和博物館臨展廳基礎環境提升,同時結合修復成果開展青銅文物修復成果展,讓更多的公眾了解漢醬在文物保護、文化傳播中做出的貢獻和力量。

第三個是銅仁博物館文物修復項目,目前27件文物的修復工作和環境提升改造工作正在同步進行。

第四個是赤水河鹽運文化陳列館展陳提升項目,幫助該陳列館豐富展陳內容、提升觀展體驗。

此外,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古籍存藏機構,特別是各級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陣地作用。2023年,我們和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專家組共同前往山東曲阜實地考察山東孔子博物館孔府檔案修復項目。

孔府檔案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財富,它是中國最大家族遺存的、係統地反映一個家族活動的歷史記錄,是研究孔氏家族的可靠史料,對研究當時社會狀況和經濟關係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經過考察論證,“漢醬·匠心傳承”公益基金計劃資助260萬元,用于9類共353套、4166件檔案的修復工作,為孔子博物館解決財政經費不足、文物亟待修復的難題。同時,還計劃開展針對《孔府檔案》內容和修復成果的專題展覽,對修復成果和修復技藝面向公眾進行展示。希望通過加強對《孔府檔案》的保護修復,對其進行更加便利高效的研究利用,讓《孔府檔案》在新時代展現新的特色價值,為儒家文化的研究注入新活力。這是企業、社會組織和文博機構三方通過政府推動開展文化公益活動的新方式,是以加強文物保護研究利用為目標,圍繞文物保護、人才培養、展覽展示等方面建立的新合作機制。

近兩年,漢醬品牌和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共同打造“漢醬·匠心傳承”公益項目,匯集漢醬酒經銷商的愛心,在資助可移動文物修復和人才培養、傳承深厚文化底蘊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就像漢醬酒傳承古法釀造工藝的隱藏含義“傳承的力量”一樣,我們將持續助力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

1
卓瑪才讓
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將繼續積極參與各類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近幾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讓文物説話”,“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要求我們要“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保護文物,修復文物,留住文化的根基,重現歷史的光輝,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參與。

2021年我們和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結緣,2023年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成立後,借著亞洲文化遺産保護基金正式啟動的契機,我們積極加入成為聯合發起單位,參加亞洲文化遺産保護聯盟大會,對聯盟框架下的聯合考古、文物保護修復、世界遺産保護管理、文物展覽展示、人才培養、學術研究與交流、公眾宣傳等項目進行資助和支援,為亞洲文化遺産保護、傳承貢獻力量。

近幾年來,茅臺深入踐行“酒文化極致”精神內涵,不斷挖掘自身文化內涵,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酒文化,不斷探索中國酒文化根脈,加深酒文化的研究,通過深化“人、文、物、藝、禮、節、史、器、哲”九大係列,構建“茅臺美學”體係,打造豐富的二十四節氣文化活動IP,圍繞中國傳統節氣文化、福文化、喜文化等元素,賦予産品特定文化內涵,推動茅臺文化建設,汲取文化養分,構築起了獨特而豐富的茅臺文化。

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也將“文化”作為重點發展的五大領域之一,積極參與各類文化遺産保護項目,支援文物相關研究和修復工作,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資助考古專業人才培養,共同探索和實踐文化遺産保護的最佳路徑和方法。接下來,在亞洲文化遺産保護項目中,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將攜手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共同努力,通過媒體宣傳、教育培訓等途徑,讓更多人了解文化遺産保護重要性,增強保護意識,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對文化遺産進行科學、係統的保護和修復,讓受損文化遺産得以重現輝煌,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欣賞文化瑰寶;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讓青少年親身感受亞洲文化魅力,激發文化傳承熱情,為發揚亞洲文化而努力。未來,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將始終懷感恩之心、行感恩之舉,致力和合共生、共創天下大美,讓茅臺公益之美煥發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