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中國學生“裸歸族”為何多達九成?他們這樣説
2017-08-14 14:29 來源: 環球時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裸歸”成敗,重在規劃

  白皮書稱,如果不具備美國職場所需的“硬技術”和“軟技能”,很難戰勝來自世界各地的精英,更不用説與美國本土學生競爭。而中國留學生往往專業方向定位不準,不清楚本專業的就業前景、求職難度和崗位要求等細節,缺乏職業發展的觀念,沒有設計好職業發展路徑,致使大部分留學畢業生“裸歸”。

  白皮書中的問卷調查顯示,只有不到20%的中國留美學生對自己未來的3至5年有明確的職業發展計劃;超過60%的學生回答“不清楚”和“不太清楚”;接近30%的學生&&“從未想過”。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裸歸”是出國留學發展到今天出現的一個必然現象,其根本原因在於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的結構和數量本身發生了很大變化。2007年之前國外的簽證制度比較緊,頂尖人才才有資格;2007年之後中國留學人口開始井噴,中等學生也有了出國機會,甚至在國內根本考不上大學的學生也能把出國留學當成出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九成“裸歸”並不奇怪,要以平常心看待。熊丙奇認為,但“裸歸”現象應該給家長和學生帶來反思,出國留學到底是為了什麼?“一定要做好整體規劃,不要盲目從眾”。

  美國教育諮詢公司引知的CEO喬爾·巴特裏(Joel Butterly)則認為中國學生選擇“裸歸”不是因為想留卻留不下來,而是因為他們對在美工作起薪的期望值較高。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在美國大學畢業的中國留學生往往對自己的薪水期望值高於在國內的畢業生。而美國的就業形勢相對不太樂觀,哪怕是美國公民也面臨嚴峻挑戰,外國人更是難上加難。對於有意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喬爾·巴特裏提出三點建議:第一,選擇自己感興趣或擅長的領域作為專業和就業方向;第二,若想在美國工作,可以考慮科學、技術、工程或數學方向;第三,擁有研究生學位對在美國就業會有較大幫助。(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賀齊)

   上一頁 1 2 3 4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夏 何險峰
相關新聞
  • 中國留學回國人員超265萬,海歸為什麼越來越多
    鮑捷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博士生導師,先後在美國布朗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等求學、工作了七八年。2015年,從瑞典本科畢業後,劉琦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北京大興區採育鎮施家務村,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
    2017-08-03 09:46
  • 留學該選擇冷門專業嗎?
    有的留學生是因為自己喜歡的專業在國內十分稀少、專業程度比國外低才選擇出國的,也有的留學生是因為在國內讀了和冷門專業密切相關的專業,為了深入研究才選擇出國。秦震在天津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學習,目前在冰島雷克雅未克大學研究關於地熱的集總參數模擬以及分佈式參數模擬。
    2017-07-27 09:04
  • 薪水高生活成本低 美國這5座城是留學生工作聖地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道,影響留學生選擇居住城市的因素中,除了工作還有生活成本和收入潛力。根據美國Payscale顯示,奧斯汀的軟體工程師中等薪酬是76,998美元;一名高級軟體工程師將獲得106,434美元的年收入。
    2017-07-10 11:03
新聞 評論
0100200308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68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