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可以“更精彩”
“如果説我人生的可能性在美國是‘1’的話,在國內簡直就是‘100’。”25歲的汪心儀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所以為什麼一定要留在美國,在小圈子裏自我糾纏呢?”
汪心儀本科畢業於國內大學的國際關係專業,之後赴美繼續攻讀該專業獲得碩士學位。儘管一畢業就瀟灑回國,但她並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裸歸”。 攻讀碩士期間,汪心儀曾在當地一家諮詢公司實習,老闆是美國人,促成中美公司項目,中間抽取佣金,因此常年需要中國實習生。“有點像皮包公司,是那種在國內根本不會去的。”汪心儀説,“文科生在美國求職,語言劣勢會被放大,和美國人相比,對中國比較了解算是唯一優勢。因此哪怕一個很小的美國公司,只要有一個和中國相關的職位,都會讓中國留學生搶破頭。”
華人在美國開的公司也是中國留學生的一個選擇,但這種公司的目標客戶還是華人,比如地産中介、移民中介等。汪心儀畢業前找工作時,遇到過一個洛杉磯華人開的股票公司,號稱可以辦理H1B,這引起了她的興趣。誰知工作內容竟是給第一代講粵語的移民推銷股票,“騙”老人的養老錢。汪心儀説,“文科生在美國求職,轉來轉去還是要和中國元素扯在一起,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回國面對真正的市場?”
汪心儀算是自主選擇回國發展的中國留學生,她現在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互聯網分析師,談起回國一年來的感受,她對記者説:“很精彩”。在她看來,北京的機會很多,行業研討會、文化聚會、各種交流活動都可以參與,在美國的話就很局限,格局很小。汪心儀總結説,“回國要趁早,越早越好。美國那一套所謂的工作經驗在國內根本用不上,還得從零開始”。
-
中國留學回國人員超265萬,海歸為什麼越來越多
鮑捷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博士生導師,先後在美國布朗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等求學、工作了七八年。2015年,從瑞典本科畢業後,劉琦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北京大興區採育鎮施家務村,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2017-08-03 09:46
-
留學該選擇冷門專業嗎?
有的留學生是因為自己喜歡的專業在國內十分稀少、專業程度比國外低才選擇出國的,也有的留學生是因為在國內讀了和冷門專業密切相關的專業,為了深入研究才選擇出國。秦震在天津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學習,目前在冰島雷克雅未克大學研究關於地熱的集總參數模擬以及分佈式參數模擬。2017-07-27 09:04
-
薪水高生活成本低 美國這5座城是留學生工作聖地
據美國僑報網編譯報道,影響留學生選擇居住城市的因素中,除了工作還有生活成本和收入潛力。根據美國Payscale顯示,奧斯汀的軟體工程師中等薪酬是76,998美元;一名高級軟體工程師將獲得106,434美元的年收入。2017-07-10 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