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低碳創新正火熱 上海的綠色底色緣何如此動人?

2022年08月28日 09:04:47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8月27日電(記者 王默玲、董雪)如何“讓綠色成為城市發展最動人的底色”?這個周末,在上海舉辦的兩場論壇裏或許可以窺見一二。

  第三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年輕的創業者們正描繪着立足上海看向未來的綠色低碳産業前景;2022浦江創新論壇上,“綠色”“低碳”“可持續”成為了專家學者對話中最高頻的熱詞……一個關注青年創業,一個聚焦科技創新,但不約而同都選擇了綠色低碳這個共同的話題。

  巧合的是,一邊在探索前沿,正討論如何用科技智慧去支撐低碳發展;一邊則關心終端,交流綠色創新技術如何實現産業應用落地。從“頭”至“尾”,足見上海對於綠色低碳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視。

8月27日召開的第三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主辦單位供圖

  有求必有應 低碳創新濃度高

  在今年浦江創新論壇-全球技術轉移大會上,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提出了“建築能耗數據和減碳清單研究需求”,希望通過大會的技術供需對接平台,獲得建築樓宇全生命建設及運維過程中的各項綠色減碳脫碳措施。

  企業綠色轉型求技術,上海就搭建平台“揭榜挂帥”應需求。據中國寶武寶地創新中心總裁胡翊介紹,2021年1月,中國寶武率先發布碳減排宣言,2023年力爭實現碳達峰,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目標達成需要大量的科技創新來支撐,“此前2020年全球技術轉移大會上,我們就發布了創新需求15項,2021年發布創新需求25項,目前已有90%的創新需求得到了相應解決方案。”

2022浦江創新論壇開幕(主辦單位供圖

  第三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有綠色低碳産業新賽道上的創業者這樣説,“綠色低碳産業高度依賴科技創新,上海高校多、機構多、人才多,這裡綠色科技的濃度自然高,産業土壤養分足,企業才能長得好。”

  今年以來,上海圍繞綠色低碳産業密集&&行動方案與産業規劃。其中,《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及相關實施意見中提到,要“加強綠色低碳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布局”“積極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示範推廣”。《上海市瞄準新賽道促進綠色低碳産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則提出,力爭培育10家市級以上製造業創新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5家研發和檢驗檢測驗證平台,5家大型企業研究院和新型研發機構……

  上海綠色低碳産業的創新濃度還將持續提升。

  前瞻性布局 産業集群底蘊深

  今年6月,上海市印發了《上海市氫能産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規劃提出到2025年,上海氫能産業鏈産業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業內人士稱,“上海氫能産業發展進入了加速度時代。”

  想要實現加速,必定需要一顆強勁的引擎,但一台性能良好的“發動機”從來不是砸錢就能造出來的,“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長期性的産業積累,缺一不可。”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琦説。

  作為一家專注於氫燃料電池行業的企業,重塑雖然只成立了7年,但已然成為這條新賽道上的佼佼者。在第三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談及在上海創業的故事,林琦直言,“上海就是最適合我們企業發展的地方。”

重塑集團與福田汽車合作投運的一批42噸氫燃料電池重卡(受訪單位供圖

  20多年前,氫燃料電池是一個“明明知道前途無量,當下卻現實骨感”的行業,但那時,上海就已經開始鼓勵相關企業做這方面的技術研究與産業探索了。20年來,上海持續性地關注且培育着這個看起來“冷門而小眾”的賽道。人才培養不斷檔、政策支持不懈怠,如今上海在這條新賽道上的集聚效應已逐漸形成。

  “目前,上海市氫能和燃料電池産業鏈各個環節均有企業卡位,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些企業都在提升國産化水平的方向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主任張焰峰説。

  林琦感慨道,“上海特別適合科技創新型的企業在此創業,因為上海能提供的助力不是單點式的,其提前布局、長期積累的産業鏈資源,能夠給到新生企業強大的助力。”

  天生“國際范” 助力企業“走出去”

  發展綠色低碳,上海聚焦的不僅僅是城市自身低碳發展帶來的産業機遇,更要大力培育的是面向全國和全球市場的綠色低碳産業生態。

  第三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公布的上海“創新創業十大優秀案例”中,寰泰能源“一帶一路”上的清潔能源儲備入選其中。這家成立於2015年的新能源企業,沒有選擇先發展國內市場再探索海外市場的傳統路徑,從一開始就選擇“走出去”,第一個項目就落地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哈薩克斯坦。

寰泰能源在哈薩克斯坦東哈州投資建設的30兆瓦光伏電站(受訪單位供圖

  “截至2022年7月,我們在哈薩克斯坦投資建設6個累計380兆瓦的新能源電站,全部投入運營後,每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0萬噸,滿足當地約60萬戶居民對低廉、環保、可持續電能的需求。”寰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逸説,“寰泰能源在哈薩克斯坦新能源項目建設共帶動約18億元人民幣的國産風力、光伏等電力設備出口,中國新能源企業抱團出海,改變了哈薩克斯坦市場長期由歐洲品牌壟斷的局面。”

  不止寰泰能源,上海的新能源汽車正在歐洲市場打開局面,上海能源科技企業的零碳智慧正在海外産業園區落地,國産風電、光伏品牌正通過自貿試驗區走向世界……正如《上海市瞄準新賽道促進綠色低碳産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所説,要充分利用上海對外開放的窗口、橋梁優勢,更好發揮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功能優勢,強化在綠色技術創新、綠色金融、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上海的國際視野給了我們這些年輕企業一‘出生’便參與國際競爭的底氣。”南逸説,“未來我們也將繼續立足上海,逐步成長成為一家在全球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綠色能源供應商。”

【糾錯】 [責任編輯: 沈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5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