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今日繁華如斯,豈能忘卻歷史——紀念淞滬會戰85周年

2022年08月13日 09:09:3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8月12日電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上海這座城市,銘記著中華民族近代史上的這段苦難危亡與全民族的浴血奮戰、日軍的侵略歷史和戰爭罪行。

  85年過去,腳下大地早已換了人間。如今,走過一條路、看過一處紀念館、經過一個老校門……身邊這些普通的地方,背後都飽含著民族的記憶。重溫歷史不僅是為了緬懷先烈,更是為了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遭遇浩劫的“南車站”

2022年8月11日,上海南車站路。新華社記者 潘旭 攝

  照片中,一個幼兒在被日軍轟炸後的斷壁殘垣中號啕大哭——這是淞滬會戰中日寇暴行的鐵證。1937年8月28日,上海南站被日機轟炸,攝影記者王小亭聞訊後馬上趕往現場,拍下了這張震撼之作。“彼時的上海南站位于上海老城廂的南市(現屬黃浦區),遠離戰區,也沒有任何軍事設施。日軍的轟炸完全是針對無辜平民。”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館長唐磊説。

  當時,上海地區的制空權幾乎完全由日軍操縱。《日軍侵華戰爭》一書曾做過統計,從1937年8月13日會戰爆發至9月下旬,日軍用于上海戰場的飛機已達200架。

  上海淪陷後,車站和鐵路被拆除。今天,這裏早已今非昔比,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然而,南車站路、車站支路等路名還訴説著這段沉痛的歷史,提醒人們永遠不要忘記。

飽經戰火的文化建築

上海長海醫院影像樓。(圖片來源:上海楊浦區委宣傳部)

圖為被日軍炸毀的上海市立博物館。(圖片來源: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如今,人們在上海長海醫院影像樓前來來去去,若不仔細看門前的碑銘與墻上的刻字,或許很難發現它曾是上海市立博物館。1937年,這裏剛剛開館後不久,就陷入了淞滬會戰的炮火中,不得不因戰事而閉館,建築也在戰火中受損。

  有專家表示,日軍每攻佔一個城市,均焚毀出版機構、破壞大學、佔領學術機構、劫掠圖書文物、殘害知識分子……“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

  據有關方面統計,淞滬會戰期間遭受直接戰爭損失的中小學校共272所。戰前,上海有公共圖書館100余所,戰後尚存的較大圖書館僅10余所,損失圖書共40萬冊

  見證歷史的上海老北站

2020年6月18日拍攝的上海鐵路博物館。(肖鳴亮 攝)

圖為被日軍炸毀的上海北站。(圖片來源: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位于上海市靜安區的上海鐵路博物館,是在上海北站原址上建成的。上海老北站1909年隨滬寧鐵路投用,主體是一幢4層英式建築,集辦公、候車、售票于一體。20世紀30年代,日軍兩度攻入上海,上海老北站均遭狂轟濫炸。“八一三”淞滬會戰中,車站站房及附屬設施在日軍轟炸下嚴重毀損,許多旅客被炸死炸傷。日軍佔領上海後,一度把老北站改名為“上海驛”,供軍事運輸之用。

  新中國成立後,北站承擔上海大量陸上客運任務,直至1987年上海新客站投入運作,老北站才退出歷史舞臺。2004年,鐵路部門在老北站原址建設上海鐵路博物館。

曾成廢墟的大場鎮

活力四射的寶山區大場鎮。(圖片來源:上海寶山區委宣傳部)

圖為日軍突入被炮火轟成廢墟的大場鎮。(圖片來源: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大場鎮,曾是淞滬會戰的重要戰場之一。淞滬會戰爆發後,日軍對上海的轟炸地域廣泛,幾乎日日不斷。1937年10月25日,日機轟炸大場,參與轟炸的日機達150架。大場等地失守後,守衛大場防線的中國軍隊,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連夜西撤。在日軍的重重包圍下,守衛四行倉庫的中國軍隊孤軍奮戰,擊退了敵人在飛機、坦克、大炮掩護下的數十次進攻。

  如今的寶山區大場鎮,活力四射,聚焦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等科技産業,全力提升科創濃度、經濟密度。

  而從位于寶山區的淞滬抗戰紀念館看出去,吳淞口一覽無余,不盡長江天際流,近處是國際郵輪港,遠處是長興島上的江南造船廠,還能依稀看見高樓林立的浦東陸家嘴。

  這裏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國上海。(採寫記者:肖春飛、周琳、潘旭、吳振東、郭敬丹、賈遠琨、鄭鈞天)

【糾錯】 [責任編輯: 沈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5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