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魔都)賡續紅色血脈,建設卓越城區——新華社記者專訪上海靜安區委書記於勇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7月23日電(記者楊金志、郭敬丹)1922年7月召開的中共二大上,中國共産黨首部黨章誕生。而中共二大會址,就在上海市靜安區境內。百年二大,百年黨章,這是永不褪色的紅色基因,是生生不息的紅色血脈。
靜安是黨在上海早期活動的核心區域,擁有非常豐富的紅色資源。如何賡續紅色血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如何在新的起點上引領廣大靜安人踔厲奮發,為創新發展凝聚強大力量?圍繞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專訪靜安區委書記於勇。
紅色城區,沉浸靜安
繁華鬧市中,一排灰白色石庫門建築在綠樹映襯下顯得莊重而靜謐。建築無聲,但每個房間、每條走廊,都藏着波瀾壯闊的紅色往事。

7月19日,學生和家長走進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這裡是中共二大會址,曾經的輔德里625號。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這裡召開,討論研究了黨創建初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會議産生了第一部黨章,第一次提出黨的民主革命綱領,第一次提出黨的統一戰線思想等,與中共一大共同完成了黨的創建,是黨的歷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於勇説。
如今,許多令人動容的紅色故事,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被一一講述。紀念館設有黨章廳,一面紅色的黨章墻展示着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黨章;一處處互動裝置“點亮”中共二大上誕生的多個“第一”;“修舊如故”的百年石庫門,讓參觀者得以在會址中探尋歷史的模樣。
以中共二大會址為圓心,一處處紅色地標在靜安星羅棋佈——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舊址、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
於勇介紹,目前靜安共有紅色革命舊址、遺址105處,數量居上海各區前列。建黨百年之際,靜安完成了首批重要紅色資源樹碑掛牌工作,共樹紀念碑11塊、紀念牌4塊。
“靜安的紅色資源具有‘五地’的特點,即馬克思主義傳播地、革命領袖足跡地、中共中央早期機關聚集地、首部黨章誕生地和群眾運動策源地。”於勇説,一直以來,靜安對這些寶貴的紅色資源高度重視,先後成立靜安區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作修繕改造領導小組、建立靜安區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的組織領導。
2019年7月起,靜安啟動“紅色遺址保護、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品牌打造”三大行動,着力推進紅色文化品牌建設。從展覽到場館,從書籍到路線,靜安的紅色基因在更精心的守護中得到更深入的傳承。
講好靜安的紅色故事
舞&上,大幕落下,台下掌聲雷動,觀眾淚光點點。2021年,靜安創編講述中共二大歷史的紅色戲劇《輔德里》並完成全國五省十城巡演,收穫粉絲無數。年輕觀眾這樣講述自己的觀後感:“我看到了黨史中那些熱血沸騰的生命,那種赤誠是如此深刻。”

《輔德里》劇照(2021年4月22日拍攝)。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創新情景黨課,也是靜安紅色文化傳播的一大特點。近年來,靜安成功打造《足跡:紅色序曲——起點∙搖籃》《印跡·青色夢想》《印痕·紅色使命》《足印·赤色黎明》等沉浸式情景黨課,分別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上海毛澤東舊居陳列館、劉長勝故居陳列館、中共三大後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等紅色地標實地上演,讓紅色追尋向兼具瞻仰、體驗、教育於一體的模式“華麗轉身”。
於勇介紹,2020年起,靜安還陸續推出5條紅色精品線路,串聯起區域內多處紅色地標,讓參與者通過紅色歷史中的行走,更生動、更深刻地了解上海這座城市、靜安這片城區所承載的紅色底蘊。
“今年,我們還將推出一系列視頻,比如專題紀錄片《輔德里1922》、《輔德里》高清戲劇影像、《永遠的旗幟——百年黨章的紅色歷程》黨章專題片等,區委黨校還精心製作了20堂微黨課,用心用情講述黨章的知識與故事,打造黨章教育主題教室、互動課程。”於勇説。
做好靜安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傳承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很重要的一點是做好靜安的工作。
上海的樓宇黨建起步很早,靜安則是樓宇黨建的發源地之一。“我們依託資源優勢和先發優勢,持續聚焦經濟社會最活躍的經絡,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激活強大紅色生産力,不斷在實踐中創造新鮮經驗,推動靜安黨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於勇説。

7月4日拍攝的靜安城區。肖鳴亮 攝
2021年,靜安南京西路上的恒隆廣場升級為年稅收“百億樓”,這個成績國內罕有,也為上海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發展增添了新活力。於勇&&,這是以高水平黨建引領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案例。
如今,恒隆內的“兩新”黨組織“升級”為樓宇聯合黨委,並發展出樓宇事務委員會助力商圈和街區治理。恒隆廣場22樓的“景觀位”就有黨群服務站入駐。樓宇黨建和樓宇經濟“互利共生”,成為樓宇招商安商穩商的“金字招牌”。今年5月底,恒隆率先開啟線下營業,正是得益於樓宇聯合黨委及南京西路街道黨工委的協調助力。
在抗擊疫情的大上海保衛戰中,靜安區有瘦了14斤、一片白頭髮的社區幹部,有擔當盡責、贏得居民連連點讚的下沉幹部,更有眾志成城、挺身而出的黨員志願者們。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於勇説,“靜安堅持以組織引領為核,全面築牢‘防控墻’。依託網格化黨建體制機制優勢,疫情期間成立255個臨時黨支部,選派197名機動隊員到重點區域‘拔點攻堅’,護衛群眾的健康和安全。”
“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發展的節奏拉起來”,目前,靜安正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抓項目、穩投資,抓市場、穩消費,抓轉型、穩效益等“七抓七穩”工作紮實推進。近日,又有國際知名品牌在靜安落戶揭幕,成為靜安持續深化“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的生動注腳。
黨的二大第一次提出黨的統一戰線思想,靜安的統戰工作也一直有聲有色。於勇介紹,靜安區充分發揮統一戰線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精準施策提供有力支撐。例如,打造了全國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靜安新聯心”工作品牌,在全市率先將民族宗教事務納入“一網統管”大&&。在幫助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方面,推動建立了“政會銀企”四方合作機制,以一系列融資服務組合拳,全力幫助民營企業應對疫情衝擊、渡過難關。
當前,上海正在深入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於勇&&,靜安要始終賡續“紅色靜安”的基因血脈,始終瞄準“國際靜安 卓越城區”的建設目標,扎紮實實做好各方面工作,在上海的發展大局中作出靜安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