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開啟“新型夜市”模式
“餐食座位區多了五顏六色的雞尾酒,一邊顧客在擼羊肉串、大魷魚串,感覺像是走到了酒吧,又像在逛夜市。”家住上海大寧音樂廣場附近的李女士發現,入夏以來的盒馬變樣了——門店入口還多了一塊“盒馬夜肆”的燈牌,煙火氣十足。
8000噸湖北小龍蝦、4500噸大連生蠔、1萬噸精釀鮮啤、還有波龍、泰國椰青、扇貝、冷鍋串串、小龍蝦麵包……東方網記者獲悉,7月起,盒馬在滬啟動夜肆項目,把各色各樣的美食帶到全國各地,給消費者打造了一個夜間消暑、逛吃的場所。
在大寧音樂廣場店,門店中陳列的牛排、海鮮拼盤、小龍蝦神鮮桶、精釀鮮啤、紅柳枝羊肉大串、烤魷魚、百香果鳳爪、涼糕等美食,令人應接不暇。
“夏季的夜間餐飲需求本身就比較旺盛,也為了豐富市民的夜間生活,我們就想到把傳統的夜市搬進盒馬,通過線上線下給消費者提供夜間消費的便利。”盒馬鮮廚營運負責人翁伯&&,每天下午5點開市,十點打烊。消費者可在線上app點單,也可以在線下逛夜市,相對而言,門店的氛圍更好。
夜市的王牌大單品,如小龍蝦、鮮啤、大連生蠔、“海鮮大咖”套餐等,銷售也十分火爆。而在餐飲渠道受到重創的情況下,盒馬的採購訂單成為許多食材在上游産業鏈的“定心丸”,為工廠、養殖戶疏解了銷售難題。
為了籌備夜市的商品,盒馬今年向湖北潛江、洪湖兩個産區,下了一筆約8000噸的小龍蝦採購訂單,是去年的1倍,在餐飲零售化渠道無出其右;同時,在大連莊河包下4500噸39°生蠔,趕在颱風季之前為當地養殖戶找到了銷路。
夜市場景下,酒水也是剛需。盒馬不僅推出了夏季限定的果味精釀、2升大桶裝的精釀,還針對資深精釀愛好者的“大師手釀”系列;與此同時,別出心裁的把雞尾酒帶到門店,折後9.9元一杯,吸引到市民嘗鮮。
“我們觀察發現,洋酒正經歷從禮品到日常消費品的轉變。疫情以來,洋酒的飲用頻次、飲用場景都越來越日常化。所以我們通過新的調製方法,加入新鮮果汁,讓雞尾酒更好喝,也讓小眾的雞尾酒更被大眾所接受。”盒馬酒水採購儷雯&&。
線上app端,盒馬聯合百加得推出了“在家調酒”的8個套餐,用戶可在app上一鍵買齊調酒所需的商品,“小白”也能輕鬆調出經典雞尾酒。此外,還與WAT推出聯名款小瓶裝預調雞尾酒,“一步到胃”。
“夜肆成交最旺的時段是晚上7點到9點之間,餐飲類商品賣得最好,其次是酒水。”翁伯&&,7月以來,盒馬的成交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2%,成交用戶增長了15%,精釀系列增長了154%。
“疫後經濟亟待復蘇,夜經濟的活力將成為促消費、保民生的重要力量,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夜市經濟,既是盒馬自身商業創新的實踐,更是以零售創新撬動相關産業鏈復蘇的重要抓手。”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勞幗齡認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新型夜市”對於消費時間的延伸、消費品類的擴充、周邊消費的帶動,進一步放大了這一作用。(程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