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個新城建設點燃上海發展新引擎

2022年07月19日 12:35:29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新城發力”是上海構建“十四五”城市空間新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2022年起,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和南匯5個新城建設從規劃藍圖轉入謀定快動、乘勢而上、全面發力的新階段。

  上海日前發布《關於推動向新城導入功能的實施方案》,向5個新城導入25項重要新功能,使之投資上規模、産業上能級、建設上水平。在5個新城建設的強引擎帶動之下,上海正努力克服疫情衝擊影響、加快實現經濟重振。

  嘉定新城遠香湖會客廳項目選址。(資料照片)

  25個重大功能性事項 將導入5個新城

  在近日舉行的“潮涌浦江·重大功能性事項導入新城”發布活動上,上海市市長龔正宣布,上海將為5個新城導入25個重大功能性事項,涵蓋要素平台、教育、文體旅等多個方面。

  上海通過向新城導入功能專項工作,旨在吸引國內外各類資源向新城集聚,推動新城集聚企業總部、研發創新、要素平台、公共服務等功能,進一步提升新城能級,彰顯特色優勢。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新城發力的核心關鍵是功能的形成和集聚。

  以嘉定新城為例,上海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計量測試中心將落戶於此,成為嘉定建設“國際汽車智慧城”的新增長極,進一步完善汽車工業産業鏈。目前,嘉定正大力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覆蓋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製造、測試及應用等較為完整的産業鏈。為解決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發展初期遇到的計量測試難題,上海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計量測試中心應運而生。

  在該項目總工程師申亞飛看來,建立上海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計量測試中心,有利於推動上海統一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領域的測試方法、設備和規範,建立相應的計量技術服務體系,為上海乃至全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的發展提供計量技術支撐與保障。

  除持續提升現有功能性機構能級、強化研發創新功能外,公共服務功能的提升也是此次新城功能導入的重要看點:青浦新城導入青浦復旦國際融合創新中心、奉賢新城導入上海美術館分館、南匯新城導入華師大二附中臨港分校、嘉定新城導入上海科技館分館……

  《關於推動向新城導入功能的實施方案》提出,5個新城要提升公共服務功能,增強新城生活品質和對各類人才吸引力。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每個新城至少新增1所優質高中,促進教育與産業深化融合;在確保每個新城至少有1所三甲醫院基礎上,推動各類醫療衞生資源向新城導入;確保每個新城至少具備1家優質養老服務設施;加快建設高能級文體旅設施;實施“大美術館計劃”“大博物館計劃”,支持將上海旅游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大型品牌性文化節慶部分活動及開閉幕式放在新城舉辦……高等院校、文體旅設施和活動賽事、會展論壇將有序導入新城。

  高標準、提能級、重民生 5個新城彰顯新發展理念

  新城之新,在於創新。5個新城建設運用先進理念,以高端産業吸引人,以完善配套留住人,讓人們在新城感受更美好的生活,實現規劃落地、産業導入、人居環境提升的“三美與共”。

  在南匯新城,隨着國家實驗室、頂尖科學家社區等資源的導入,該新城已經成為加速創新資源集聚、上海企業生長的寶地。新城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認定總量逐年上升:2019年高新企業總量為254家,2020年為502家,2021年為844家,基本實現了逐年“倍增”。

  嘉定新城則圍繞汽車産業發展,設立相關實驗平台、測試中心等;青浦新城強化與長三角地區相關城市聯動,增強新城科創功能;松江新城利用現有科創基地、高校等科研資源,進一步擴大G60科創走廊影響力;奉賢新城則積極開展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強化“東方美谷”研發創新能力……上海市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認為,重大項目是5個新城建設的強大引擎,是落實“産城融合、功能完備、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治理高效”基本要求的有力支撐。

  5個新城建設不僅投資上規模、産業上能級、建設上水平,更着墨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居住等民生關切領域,彰顯新發展理念。

  在嘉定新城,遠香湖會客廳正聚焦文化旅游設施功能提升,統籌景觀、人文和産業資源,構建遠香湖“文化環”,推動“會、商、文、旅”融合發展,打造集文化休閒、展示發布和文化展演等多元功能於一體的高品質文旅融合示範區。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上海正加快推進優質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資源在5個新城布局,以高端産業吸引人、以完善配套留住人,讓人們在新城感受更美好的生活。

  奉賢新城把最好的空間讓給公建,踐行協調發展理念,結合奉賢新城中心建設在金海湖周邊啟動“在水一方”公共服務項目,打造供居民休閒游憩的高品質公共空間。南匯新城秉持共享發展理念,着眼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進一步完善租購並舉的多樣化住房供應體系。松江新城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率先啟動濱水核心工程建設,打造融合綠地、慢行系統、公共藝術等多種功能的各具特色、開放共享的濱水公共空間,構建藍綠交織、開放貫通的“大生態”格局……

  新城高能級功能聚集融合、高品質公共服務資源導入的優勢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來此興業安居。以嘉定新城為例,該區域人才集聚態勢不斷凸顯,全區人才總量近40萬,中級及以上職稱人才突破10萬,為區域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潮涌浦江 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

  5個新城建設是上海承擔國家戰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載體,也是全市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根據規劃,5個新城將被建設成為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未來之城,上海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的創新實踐區、城市數字化轉型的示範區和上海服務輻射長三角的戰略支撐點。

  記者近期走訪5個新城發現,雖經歷疫情,但5個地區均保持着不俗的全球吸引力,各大國企、頭部民企、外企紛紛落戶,並導入企業總部功能,紛紛看好上海未來的長期發展。

  在嘉定新城,一家主要從事汽車智能電子控制系統研發及生産的外資企業正在積極恢復産能。採埃孚汽車系統(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進勇&&,在經歷了疫情衝擊、産能亟待恢復的當下,企業正加大力度推進生産,預計到7月底即可完全追回疫情期間損失的産能。“今年我們計劃繼續加大投資,進一步改造、擴建流水線,生産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産品,我們對自身優勢和未來市場仍然充滿信心。”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採埃孚汽車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正逐年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去年投資2億余元新建流水線,用於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新産品的生産。今年該企業的兩類新産品——面向智能網聯車輛系統的自動駕駛輔助相機和毫米波雷達、面向新能源車輛控制的線控制動産品,已順利投産,且訂單穩步增長。該公司預計2023年銷售額將超過50億元,未來銷售規模有望達到80億元。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以創新升級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穩定了市場預期。政府層面也通過大手筆的持續投資、向市場和社會釋放積極信號。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説,2022年南匯新城將實現從規劃圖向施工圖、實景圖的大步邁進,加快重大金融貿易功能平台建設,推動科技保險創新引領區、離岸貿易創新發展實踐區、滴水湖金融灣一期、中銀西島等物業載體建設;並聚焦建設高品質濱海新城,圍繞生態環境、衞生醫療、公共交通、文化旅游等方向,實現10所公建配套學校開工、12所學校竣工,加快市六醫院臨港院區改擴建項目建設,新增開工各類住房約2萬套,以加快各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在5個新城建設的發展新引擎帶動下,上海6月啟動“潮涌浦江”投資上海全球分享季活動以來,市區共有179項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超3700億元,涵蓋了城市基礎設施、科技産業、社會民生、城市安全運行等多個領域,掀起新一輪建設熱潮。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的上海,正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記者 鄭鈞天 王淑娟 杜康 楊有宗 上海報道)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64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