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險區為何有些封樓棟有些封小區
昨天,本市新增社會面1例本土確診病例,將松江區車墩鎮大官塘路180弄松南城善德苑列為高風險區,車墩鎮的其他地區列為低風險區。
昨天舉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衞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介紹,本輪7月3日以來的疫情陽性感染者數量以及軌跡涉及場所較多,劃定的風險區數量明顯上升,特別是中風險區比較多。根據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有關規定,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停留和活動一定時間,且可能具有疫情傳播風險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中風險區,風險區域範圍根據流調研判結果劃定。中風險區採取“人不出區、錯峰取物”等管控措施,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部分閉環管控中發現的陽性感染者,經分析研判,其居住地疫情傳播風險較大,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規定,劃定為中風險區。
在中風險區中,有些只封樓棟,有些封整個小區,這是為什麼?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袁政安解釋,根據國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綜合本土疫情中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活動軌跡和疫情傳播風險大小等劃定風險區域。主要包括以下因素: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居住狀況(主要包括居住條件、居住環境以及周邊情況等),區域內人群風險暴露狀況(主要包括個人防護、人群聚集、接觸頻繁等),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風險(主要包括工作、活動時間、範圍以及相關場所的密閉性、通風情況,調查間隔時間長短等)等,根據具體情況劃定風險區。
根據國家和本市有關要求,為控制疫情傳播風險,對密切接觸者涉及的相關場所和區域採取“2天閉環管理+5天自我健康管理”的管理措施,即指密切接觸者居住地所在的樓棟、密切接觸者的工作單位、密切接觸者涉及的醫療機構、學校等採取的管控措施,前2天閉環管理、後續5天轉為自我健康管理。閉環管理當天、第2天和第7天分別進行1次核酸檢測。袁政安提醒,相關人員在自主健康監測中如果發現有發燒等症狀,要第一時間報告單位、社區,同時戴好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就近去醫院、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並及時告知醫生自己正處於健康管理期間。(記者 李晨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