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消費復蘇,“科創基因”孕育新“上海品牌”
變“製造”為“智造”,豫園股份旗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孵化的護膚品品牌“愈感”本月將迎來首秀;歷經3年時間研發培育,滬上首批通過工廠化、數字化方式養殖的南美對蝦上市,並註冊了“盒田蝦”商標,未來將規模化推向全國市場。
本市相關部門最近提出,要推動更多“上海創新”“上海品牌”成為享譽全球的金名片。上海自上月初步入正常生産生活秩序以來,一批全新本土品牌瞄準機遇“上新”了。無論是農業還是快消品領域,這些新品牌都打出“科創牌”,以更有科技含量的産品擁抱市場。
抓住消費反彈機遇,一批新“上海品牌”問世
6月以來,上海進入消費復蘇通道,一批全新“上海品牌”也瞄準時機抓新機。豫園股份打出“科創牌”,其完全自主研發孵化的護膚品品牌“愈感”將推向市場,這一創新美粧品牌的誕生也是企業進軍化粧品賽道後的階段性戰果之一。記者了解到,新品牌將首發“舒敏修護系列”7款新品,從已經劇透的包裝設計看,新品牌更有藥粧嚴謹、專業的調性,市場定位為功能性護膚賽道。
“新品牌預計將在7月中旬首發。”豫園股份董事長黃震認為,當下上海正處於消費復蘇反彈階段,也是推出新品牌的絕佳窗口期,“我們密切關注所在行業賽道的競爭機會,打造自己的美粧品牌,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經過3年時間精心培育,首批“盒田蝦”近日上市了,它們來自位於崇明區的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殖場,已同步註冊了商標。盒馬該項目負責人孫習武告訴記者,南美對蝦是上海消費者非常喜歡的一個水産品類,平時以進口的厄瓜多爾凍蝦為主,上海也有一些零散的南美對蝦養殖,以傳統土塘為主。此次盒馬花費3年時間嘗試工廠化養殖,不僅代表品質的出肉率高出2%,也可滿足消費者吃活鮮的需求。
據悉,“上海産”南美對蝦原定於今年4月上市,受疫情影響,包括孫習武在內的研發人員在崇明區的養殖基地住了兩個多月,像呵護孩子一樣保護首批南美對蝦順利“上岸”。
打出“科創牌”,科研基因為新品牌加分
這批新入場的“上海品牌”,除了傳統的品質保障之外,還注入了“科創基因”。
一位研發人員揭秘,“愈感”産品裏有一個叫做“愈修元”的專利成分,目前已通過細胞水平驗證,具有敏感肌修護功能,而這一成分正是由復星津美全球科創中心自主研發的科研成果,也是該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通過自主研發打造産品的科技“硬實力”,是“上海品牌”現階段需要破題的關鍵要素之一。豫園美麗健康集團總裁助理、科創中心部門總經理鮑熹珺&&,國內美粧品牌要發展,必須加速組建自己的科研團隊,培養自己的研發人才,甚至構建自己的基礎研究體系。
事實上,豫園股份早在2018年便開始着手布局化粧品賽道,去年1月成立復星津美全球科創中心,介入化粧品的科創研發領域,歷時一年半的籌備、測試和技術專利申請,才孵化出“愈感”這個本土化品牌,希望以科技力量幫助中國企業在世界美粧領域擁有更大話語權。
在“上海産”南美對蝦的背後,科研也佔據着重要作用。在盒馬崇明一期4200多平方米養殖車間中,你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科技感。孫習武的團隊全部是科班出身,如今探索出“生物絮團技術”和“人工濕地技術”相結合的養殖技術路線。在環保上,養殖用水實現車間內部循環使用,部分排放的養殖尾水經過“人工濕地技術”處理後可回用,耗水量是傳統流水養殖模式的十分之一,由於一年可以更新五茬,南美對蝦的産量可達到土塘養殖的20到30倍。
注重含金量,更多“上海品牌”將更新迭代
上海正在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多位專家認為,成為全球新品首發地的同時,不能缺少“上海品牌”這一塊重要的拼圖,更要着力培育更有競爭力、含金量的“上海品牌”。
“愈感”是豫園股份打出的第一張“科創牌”。記者獲悉,豫園文化飲食集團科創中心和豫園茶飲科創中心均將在不久後成立,而復豫酒業科創中心也已在積極籌建中。
據悉,豫園文化飲食集團科創中心將具備消費者需求洞察、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産品驗證、消費者體驗驗證等功能,為未來豫園股份旗下餐飲及零售食品飲料品牌,以及老字號品牌的産品創新、品質提升及連鎖化發展等提供科研支持;茶飲科創中心將重點針對老字號品牌童涵春堂旗下二十四節氣茶飲做好新品研發、供應鏈保障、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建設等各方面工作,為茶飲産業的品牌力建設和連鎖化進程提供技術支持。黃震&&,希望上述科創中心的陸續落地,能為上海全力打響“四大品牌”、提升城市軟實力提供更有力支持。(記者 徐晶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