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2民生訪談 | 世界著名體育城市,是人民的體育城市

2022年07月08日 19:23:30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7月8日電(記者 許東遠、朱翃)在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如何保障好市民的運動健康?線上、線下體育活動及賽事如何正常開展?如何為體育行業中的受困企業紓困解難?瞄準打造世界著名體育城市,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8日做客“2022民生訪談”時回應了廣大市民關心的一系列問題。

    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7月8日做客“2022民生訪談”

    運動場館有序開放,安全防護不松懈

    6月1日,上海市體育局發布了體育場所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允許室外體育場所開放。7月1日,所有符合條件的室內體育場所都開始有序開放。

    截至7月7日,上海市共完成2741家體育場所備案,實際開放場所2354處。上海共有約800家室內游泳場所,約60家室外游泳池。截至7月7日,游泳場所總計開放418家。

    2022年7月1日,市民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游泳。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游泳場所開放的準備周期比其他的體育場館要更長。”徐彬説,近幾日有更多的游泳場所加入備案的隊伍,預計近期上海絕大多數的游泳場館都會開放。

    除了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科學佩戴口罩,徐彬也提醒高溫季節的健身、運動還要注意循序漸進,一定要結合自己健康狀態、自身的感受進行。

    此外,徐彬強調,下階段,上海市、區兩級體育部門將落實行業管理責任,強化場館開放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專項督查,並根據疫情形勢動態調整體育場所開放範圍和防控舉措,確保各類體育場所疫情防控工作落實落細。

    2022年7月1日,孩子們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打籃球。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針對市民關心的公共運動健身設施不足的問題。徐彬&&,目前持續推進的上海市重大體育設施在建項目有3個,包括徐家匯體育公園、上海自行車館和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十四五期間,還將結合五個新城建設,每個新城至少擁有1個市級體育設施,規劃新建至少1個都市運動中心或體育公園。

    身邊的體育設施也將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徐彬介紹,2022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將建設市民健身步道80條,市民多功能球場60片,市民益智健身苑點500個,市民健身驛站80個。十四五期間,上海將實現都市運動中心16個區全覆蓋,建設長者運動健康之家不少於100個。

    線上火熱線下忙,運動賽事不停歇

    “擺起臂,抬高腿!現在鍛煉現在美。”疫情期間,“宅家健身”正成為老少皆宜的新時尚,跟着線上直播課,向贅肉説拜拜。

    “我們邀請了吳敏霞、王勵勤、楊揚、潘曉婷等14位世界冠軍以及40余為民間健身達人錄製科學居家健身指導視頻,經媒體轉載,全網播放量超過400萬次。”徐彬&&,越來越多的上海人對健康有了全新的認識,對運動有了更多的渴望。“我們身邊的體育氛圍正越來越濃烈、體育大環境積極向好。”

    上海市體育局6月10日啟動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上海賽區)暨2022年上海城市業餘聯賽線上運動會。截至7月7日,線上運動會已有近20萬人次參與。

    2022年7月1日,在上海外灘金融中心一處健身房,李慧在指導會員進行訓練。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線上火熱,線下體育賽事與活動也將逐步回歸。上海ATP1000大師賽,從2023年起將升級,賽程將從原來的8天拉長至12天。參賽規模更大,參賽陣容也更為強大。球迷將有機會在上海體驗到更加精彩的網壇盛宴。

    6月,國際滑冰聯盟通過了2024年在上海舉辦四大洲花樣滑冰錦標賽的決定,將在2024年1月29日至2月4日舉辦。四大洲花樣滑冰錦標賽雲集了來自亞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最優秀的花樣滑冰選手,上海市民也將有機會在家門口欣賞到世界一流花滑明星的表演。

    2020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在上海鳴槍 受訪者提供

    據悉,2022年上海馬拉松原定是11月下旬舉辦,目前正按計劃積極籌備。上海賽艇公開賽,計劃於10月舉行,為期兩天,賽道不變,競賽項目也和去年一樣,分為4.2公里追逐賽和500米城市衝刺賽兩項。除了“上艇”和“上馬”,還有兩項上海自主品牌賽事也在積極地籌備,一是“上海杯”象棋大師公開賽,另一個是上海“明日之星”冠軍盃足球賽。

    與此同時,2022年下半年將舉辦上海市第十七屆運動會,此次運動會已被列為本年度上海市政府重點工作,同時今年也是上海市運會創立70周年。本屆市運會還將適當放寬非滬籍運動員的參賽限制,原來要求2021、2022年連續兩年參加市級錦標賽的非滬籍運動員才能參賽,現在也將調整為年度註冊成功即可報名參賽。

    徐彬&&,我們不僅希望通過市運會的舉辦促進青少年體魄強健、身心健康,更希望2022年的市運會能為重塑城市活力、提振市民信心作出體育貢獻。

    2022年也是上海最大的競技體育訓練單位成立70周年。從1984年首次參加奧運會到去年的東京奧運會,上海共有運動員348人(次)參加比賽,獲得金牌24枚、銀牌43、銅牌31枚,進入項目前八的有235人(次),上海作為南方城市還培養了3名運動員歷史性地參加了2022北京和2018平昌兩屆冬奧會,這些都是照耀上海城市的體育榮光。

    從減成本到促消費,“體育十條”為企業紓困解難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體育産業受到不小衝擊。中國體育場館協會的調查顯示。疫情期間,近65%的場館從業單位出現經營困難。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如何有效破解發展困局,如何尋找發展新機遇?

    5月下旬,上海市體育局對全市體育企業經營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最終回收了670家體育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企業總體抗風險能力不高,小微企業經營形勢尤為嚴峻。

    7月1日,市民在體育館裏打籃球。新華社記者許東遠攝

    徐彬&&,針對企業面臨的實際困難,體育局6月7日發布了《關於支持體育企業抗擊疫情加快恢復發展的實施細則》,希望通過增強政策的確定性來應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努力穩定體育企業的預期。

    “我們盡可能拿出真金白銀的‘乾貨’。‘體育助企紓困10條’的措施可以壓縮為12個字——‘減成本、增補貼、促消費、強服務’。”徐彬補充道。

    6月24日,《2022年上海市體育領域助企紓困政策申報指南》印發,體育局將“體育助企紓困10條”中涉及資金的11項內容,逐條細化成申報事項,明確申報材料、申報程序,並公開了各區體育局受理企業申請的&&人和&&電話。

    初步核算,上海體育産業2021年總規模為1696.86億元。在體育産業11種業態中,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業持續保持較大幅度正增長。2021年總規模234.73億元,同比上漲21.7%。

    5月,上海市體育局支持幾家企業共同組建了上海體育産業私募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將主要投向“體育+”領域的成熟企業。6月,上海全面恢復2022年“興業銀行杯”上海城市業餘聯賽招投標,7日發布了招標結果。共計417家單位參與投標,經過專家評審,238家單位中標,並將獲得3萬至60萬不等的專項扶持資金。

    徐彬&&,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越是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

新華社『解碼魔都』工作室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 史依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3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