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落戶後就業”、發放就業補貼……多地多措並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正值畢業季,多地為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積極推出政策。上海、杭州等城市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最新落戶政策,大幅降低了人才落戶門檻,讓大學生“先落戶後就業”。此外,武漢、合肥等地向高校畢業生發放面試和就業補貼。
上海杭州等地大幅降低落戶門檻,“先落戶後就業”
近日,上海&&新政策:在滬各研究所、各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學科應屆碩士畢業生,無需“打分”,符合基本條件就可直接落戶。同時,在滬“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在五個新城、南北地區重點轉型地區用人單位工作的,符合基本條件即可落戶。
據悉,目前,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落戶標準分通常為72分,達到該分數即可落戶。畢業生的畢業院校、學歷水平等因素均會對積分産生不同程度影響。
6月27日,浙江杭州&&《全日制本科和碩士學歷人才落戶政策》,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碩士研究生、2017年後錄取的符合條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兩年內可“先落戶後就業”。而在此前,只有全日制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學歷者可以在杭州“先落戶後就業”。新政策&&後,能夠享受這一政策的畢業生群體擴大。
“我希望留在上海、杭州這樣有更多就業機會和發展&&的城市工作,在選擇就業城市時也會優先考慮人才政策比較寬鬆的地方。”一名應屆畢業生&&。
5月17日,在合肥學院內,求職者現場了解招聘信息。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新華視點”記者了解到,除了上海、杭州,武漢、大連、廈門等地近期也進一步放寬了高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
武漢推行先落戶後就業政策,年齡不滿45周歲(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的高校畢業生憑畢業證書在市內落戶,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落戶;大連取消畢業生來連落戶限制,50周歲以下博士、碩士研究生,45周歲以下普通高校(含高職院校)畢業生,可享受先落戶後就業政策,本人及其配偶、未婚子女由落戶地派出所辦理落戶;廈門放寬了本科及以上畢業生落戶條件,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往屆畢業生落戶降低年齡要求,由原先的“年齡45周歲以下”調整為“距離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上”。
專家分析認為,今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較往年有所增加,受疫情影響,他們求職就業、安家落戶的節奏比往年慢了很多。在中央穩崗位保就業的政策大背景下,各地紛紛降低落戶門檻,目的是先幫助高校畢業生安頓下來,後續進行就業創業。
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夏學民&&,落戶意味着能更好享受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原先戶籍門檻較高的一線城市此輪“放下身段”,體現了求賢若渴和努力促進大學生就業的積極態度。
新一線城市持續發力,“真金白銀”促就業
除了放寬戶籍限制,記者梳理發現,今年6月以來,包括武漢、福州、合肥、南寧等在內的多個城市還拿出“真金白銀”幫助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武漢對中小微企業吸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照每人1000元標準分別給予企業和個人一次性就業補貼;
合肥對於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並簽訂勞動合同、參加失業保險的企業,按照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一次性擴崗補助,並按照3000元/人的標準給予高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補貼;
在福州,畢業3年內,有意在當地求職、創業以及實習、見習的全日制高校外地生源畢業生,均可申請最長不超過一年的免費住宿……
在福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務中心,準備在福州求職的一名應屆碩士畢業生(右二)諮詢如何申請高校畢業生一年免費住宿。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6月29日攝
除了針對應屆畢業生定向推出就業崗位、發放補貼,上述城市還為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一次性創業補貼、場地支持、創業擔保貸款,對於畢業年度靈活就業的畢業生給予社保補貼等。
事實上,近年來,武漢、重慶、西安等新一線城市以較大力度的就業、創業、住房政策等吸引高校畢業生,已經産生一定效果。麥可思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2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顯示,2021屆本科生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為27%,較2017屆增加了3個百分點。
促進就業需打政策組合拳
“放寬落戶政策只是政策組合拳之一,在將年輕人引進來後,還將加強線上就業創業指導和‘不斷線’服務,‘雲端’助力他們實現高質量就業。”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局長葉茂東説。
6月21日,上海&&《關於做好本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指出,將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作為就業工作重中之重。上海市、區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聯合各類有招聘需求的重點企業,通過“上海人社”官方抖音號、微信視頻號等新媒體&&推出10場直播帶崗活動,直播活動每週一場,專門開設“高校畢業生專場”“就業見習基地專場”等特色直播場次。
集中崗位資源、集中發布信息、集中線上招聘……來自國務院國資委的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中央企業在落實去年秋招、今年春招的基礎上,啟動了夏季招聘活動。這是國資央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具體舉措之一。
多位專家&&,促進大學生就業,除了靠放開落戶條件、兌現就業和創業補貼的“真金白銀”,更要積極復工復産、打造優勢産業、增加就業機會、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優化生活環境。
多名受訪應屆畢業生&&,不論選擇哪個城市,理想的就業機會才是根本,“生活有奔頭才是目的”。
“我們現在的引才政策不拼‘重金’,而是更多考慮人才需要哪些支撐,解決哪些後顧之憂。”浙江杭州余杭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記者朱涵、周蕊、唐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