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民生訪談|上海經信委主任詳解:大數據與新經濟

新華網上海7月5日電(記者龔雯)常態化防控階段,大數據應用如何保障並提升城市免“疫”力?元宇宙是什麼,還能用於醫療研發、製造飛機?恢復和重振經濟,下半年還有哪些舉措和看點?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5日做客“2022民生訪談”,回答了市民關心的問題。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右一)5日做客“2022民生訪談”
大數據如何增強城市免“疫”力?
2500萬人口超大城市的疫情防控,數字化的應用必不可少。常態化防控階段,大數據應用如何保障並提升城市免“疫”力?

6月1日,在上海市閔行區莘松市集的入口,工作人員幫助來買菜的居民掃瞄“場所碼”。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吳金城&&,截至7月3日,上海累計157.3萬家場所主體申請“場所碼”264.61萬個,數字哨兵安裝6.7萬台,助力重點場所進出管理更便捷、疫情防控更精準。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需要改進提升的地方,比如對信息系統對大規模核酸檢測併發需求的響應能力、基層數字化能力、老年人的數字鴻溝等。下一步將主要抓好兩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數據賦能基層。“數據不僅能夠説話,還要能夠對話以及發揮生産力,所以推動數據的標準化、規範化,使其可採集、可共享、可加工、可呈現、可復用,是非常重要的。”吳金城説,比如通過“社區雲”等平台,進一步整合歸併涉及疫情防控的相關業務系統,減少信息傳遞不暢,提升基層的治理和服務能力。在面向居民的核酸採樣查詢、社區生活互助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應用,進一步提升市民感受度。
二是消弭數字鴻溝。上海老齡化程度超過36%,推動數字化的過程中特別要關注老年人等弱勢群體能否融入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新生活。吳金城&&,有的老人手機玩得很溜,有的不太適應,對此“雙管齊下”,一方面開發適用於老年人使用習慣的數字化應用,並確保所有線上服務都有線下渠道可以辦理;另一方面持續開展數字夥伴助老保供、數字夥伴計劃等專項活動。
“上海每天有海量的數據産生,比如商業數據的峰值日流量達到1億條以上,所以數據安全是前提,它是前面的1,後面再多應用都是0。”吳金城説,科技助力防疫、賦能生産生活,都要有明確的標準和規範,只有在確保數據流通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夠最大化地激發數據要素的潛能。
從新能源汽車到元宇宙,新賽道有何新看點?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不斷深入,全球經濟和産業發展呈現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新趨勢,新賽道新機遇不斷涌現。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俯瞰圖。(受訪對象提供)
作為上海的“智造名片”,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非常快,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産量42萬輛,增長了30%左右,年産量在全國城市裏面排名第一位。2021年達到63萬輛,佔到全國的1/5。新能源的累計推廣量為75.6萬輛,其中今年上半年推廣了8.6萬輛。
“根據規劃,力爭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産量突破120萬輛,産值突破3500億元,具備先進智能網聯功能的新車産量佔比超過50%,打造世界級汽車産業中心。”吳金城説。
據介紹,上海今年增加4萬張汽車牌照,個人消費者中標率將大幅提高;對以舊換新、置換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每輛補貼1萬元,原燃油車的藍牌額度可以保留在純電車名下。嘉定區對購買15萬以下的新車補貼1萬元,15萬以上的補貼2萬元;浦東、臨港也在制定相應的支持政策。通過“一網通辦”加速辦理牌照申領,最快7個工作日可以上牌。
除了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智能終端,上海近期發布了元宇宙、綠色低碳等投資促進方案,預計到2025年,上海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産業規模力爭突破5000億元、3500億元、7000億元。
什麼是元宇宙?吳金城&&,元宇宙是未來虛擬世界與現實社會相交互的重要平台,大家比較熟悉的VR設備,就可以看做元宇宙的一個終端入口。可以預見,元宇宙將在數字經濟領域引發顛覆式創新和爆發性增長。
“上海發展元宇宙,不只關注表面酷炫的東西,更是要強調虛實融合、以虛強實,落地賦能千行百業。”吳金城説,比如在醫療領域,通過開發一種數字藥物,運用擴展現實技術刺激神經發育,治療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在製造領域,探索用元宇宙視覺製造飛機,讓海量的鉚釘無一遺漏、質量可控。
吳金城&&,元宇宙可以在産品、場景、産業孵化上做文章,但是不能泡沫化,更不能惡意炒作甚至誤導市民,對於不法行為要予以監管打擊。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上海正在推動制定人工智能地方性法規,將在推動産業創新、促進應用賦能、保障要素資源、加強治理規範等方面為産業集群建設“保駕護航”。
恢復和重振經濟,還有哪些舉措?
當前,上海很多企業正在努力恢復正常生産經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但是對於中小微企業而言,面臨的挑戰仍然艱巨,對政策支持的需求更迫切。
吳金城説:“我們實地走訪了諸多企業,並將企業訴求派發到相關部門一起解決,實打實地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在上海市企業服務雲上進行政策推送的基礎上,在全市開展15個政策落地專項行動,包括數字化轉型、穩外資穩外貿、促進消費、擴大有效投資,等等。”
6月中旬,上海發布了新一批1430家專精特新企業名單,近期將發布第二批名單。目前上海“專精特新”企業達4400余家,預計年底將接近5000家,能有力支持企業打造品牌、開拓市場、獲得融資。

6月29日,在上海市愚園路上的“abcplayer”咖啡店內,店員為顧客製作咖啡。新華社記者 丁汀攝
促進消費是經濟恢復活力的有效舉措。吳金城介紹,接下來上海將重點打造“三個節”,在時尚消費品領域,策劃舉辦“上海製造佳品匯”活動,發揮在線新經濟平台的作用,向市民展示服飾尚品、智能用品、數字潮品等;在信息消費領域,舉辦上海信息消費節,預計促銷和普惠力度不低於200億元;在工業品領域,舉辦第三屆中國(上海)工業品在線交易節,助力企業打通供應鏈堵點。(完)
新華社『解碼魔都』工作室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