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場所碼”“數字哨兵”等提供法治支撐
本市在法治層面推進“一網統管”建設向縱深發展。昨天上午,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和保障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的決定》,決定即日起正式施行。
此次立法發揮治理數字化功能,規範推進疫情防控相關應用場景。記者注意到,這次立法為推進“場所碼”或“數字哨兵”等個人疫情防控信息核驗措施提供有力法治支撐,同時規定,採集的個人信息僅用於疫情防控需要。考慮到緊急就醫、老人不擅用智能手機等特殊突發情況,《決定》還授權市人民政府制定個人疫情防控信息核驗措施具體辦法。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閻銳&&,此次立法進一步明確了“一網統管”的運行體系,並在法治層面賦予城市運行管理機構派單調度、督辦核查的權力,有望推動跨部門合作與繁瑣的流程成為統一機制下的“自動運轉”,努力實現線上線下協同高效處置一件事。
《決定》還明確要求市、區部門要依託“一網統管”平台,整合、歸併業務系統,加強數據共享,減少重復派單和報送信息,為基層減負增能;明確要求公安、市場監管、房屋管理、民政、衞生健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應當依法向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提供人口、法人、房屋等基礎數據,賦能基層治理。
數字化技術,正在為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賦能。《決定》強化了個人疫情防控信息核驗措施相關主體的法定職責和義務,即政府相關部門法定責任、場所管理者或者經營者的法定義務、公民個人的法定義務。
《決定》明確,信息核驗中採集、處理個人疫情防控信息應當遵守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採集的個人信息僅用於疫情防控需要,任何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洩露。否則,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會責令改正,並依法予以處罰。
記者注意到,《決定》還明確鼓勵社會參與,拓展參與渠道和方式,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同時加強網絡安全和數據信息保護,明確相關部門和單位要建立健全風險評估、安全審查、日常監控、應急處置等機制,嚴格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加強數據分類分級保護。(王海燕 吳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