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著力塑造溫暖動人“城市表情”

2022年02月24日 10:09:02 來源: 解放日報

    上海老牌的楊浦公園,最近有了新變化。在公園新辟的100多平方米空間裏,遊客可以免費測量血壓,看植物主題展覽,了解楊浦公園等上海園林的綠化變遷和發展史。這裏還有一個短期照料孩子的“童趣屋”,方便周邊的雙職工家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家住附近雙陽路的居民楊海英忍不住誇讚。

    是公園,又不只是公園,類似“公園+”的多功能疊加新理念,將在上海更多公共空間落地。

    記者了解到,上海將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管理品質,開展“公園+”“道路+”和“生活圈+”工程,在細微處下功夫,塑造溫暖動人的“城市表情”。

    文化注入,營造“有層次”綠意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評價一座城市的“模樣”,首先看的不是經濟數據,而是推開窗戶看到的小區,途經的街景,散步的公園。

    上海土地資源稀缺、人口密集,無法依靠城區的無限擴張來創造更多公共空間。所以,在有限空間內盡可能多地注入功能,成為一個突破口。

    公園是窺見這個變化的一扇窗。在上海,許多公園已經跳出“幾棵樹、幾塊草坪、幾張凳子”的傳統設計,變得富有內涵。

    楊浦公園的新空間,真實身份是上海首個兼具服務黨員群眾和提供園藝指導功能的市民園藝中心。最近,這裏還增加了“植物診所”,由楊浦區12名社區園藝師輪流“坐診”,給市民家中的綠植養護“開方診療”。

    在服務站一角,陽陽公寓的業委會成員朱全明正在向社區園藝師、上海經緯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鑫彥咨詢小區綠化布置。“幾棵桂花樹長得很好,調整下位置,在周邊種上毛鵑、八仙花,那就至少一年三季都有花可賞了,這些花也比較好養護,你們覺得怎樣?”張鑫彥的建議,也得到了朱全明的認可。

    結合街區特色,公園也可以有自己的“個性”。毗鄰宛平劇院的東安公園選擇和戲劇深度融合。在翠竹湖畔,兩座充滿中式韻味的竹亭隔水相望,與連接它們的親水步道一起,構成“天然”的表演空間。湖岸的開闊綠地,則化身視野良好的看臺。

    “公園的中式美學風格,如果融入劇院的演出劇目,會有‘一拍即合’的效果。”宛平劇院藝術教育部負責人陳蘊表示,一些有古典園林“基因”的劇目,放置在適合的公園內,更有沉浸體驗。待到公園內桃花盛開,讓演員在水邊演繹越劇《紅樓夢·讀西廂》,真實還原經典場景,演員和觀眾都有身臨其境之感。

    扎根社區、接地氣的公園,也成為推廣文化藝術的一扇窗。日前,上海工藝美院和天山公園達成合作,傳播染織傳統工藝。“我們一直有把染織傳統工藝進一步‘活化’的想法。”上海工藝美院院長倉平表示,將來,天山公園可以拓展染色植物、織造植物的科普互動功能,讓市民群眾從源頭開始了解和喜愛上染織等傳統工藝。

    年均新增100座以上,直至超過2000座,這是到2035年上海公園的數量,它們將充分回應公眾對公園各種功能的期盼,比如添加文體元素、休閒設施,注重園林設計等等。

    長寧區綠化市容局副局長王曄菲表示,文化藝術是一個相當大的概念,公園具體附加怎樣的功能,最能讓所有年齡段的居民喜聞樂見,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和引導,最重要的是傾聽周邊居民的心聲。

    創新理念,打造宜人通行空間

    不是百年老馬路,也可以很吸引人。楊浦區大學路,毗鄰多所高校,沿街露天咖啡館、文化書吧、特色餐廳、酒吧、創意零售等特色小店,已成為創新創業群體及年輕人消費的新去處。

    吸引的秘訣就在于創新。在改造過程中,大學路“軟硬兼施”。結合開放式街區設計理念,打開園區圍墻,拓寬人行步道,讓校區、園區、居民區相融合;聽取商家和居民意見,創新“外擺位”經營模式,讓人們在戶外也能坐著吃飯聊天。同時成立街區自我管理委員會,共同治理街道,讓這裏成了一條人氣道路。

    道路連接著社區、街區,是城市的毛細血管,承擔的不僅僅是通行功能。記者了解到,上海將進一步開展“道路+”工程,統籌考慮生態、業態、風貌、家具小品,全方位地打造一街一景,全要素地塑造城市表情。

    上海已有初步探索。過去四年,圍繞道路進行架空線整治,上海共完成567公里范圍的道路整治,探索融入更多功能。記者從市住建委了解到,重新豎起的道路綜合桿內部“留白”,可以搭載城市數字化轉型所需的電力、通信容量、設施。整治架空線的同時,還對路面、井蓋、設施、城市家具等提標改造,進行全要素整治,提升區域面貌。

    去年,擁有近百年歷史的老市府大樓周邊豁然開闊,“盤踞”數十年的城市架空線全部入地。大樓周邊還拆除了多余路桿和箱體,釋放出人行空間。借此契機,周邊街區的人行道、車行道進行綜合整治,人行道新鋪了青灰色花崗岩,更契合外灘建築風格,營造深邃的歷史感。採用相同手法,上海還打造了“一大會址·新天地”“曹楊紅·曹楊新村”等一批網紅打卡點。

    細節之處的創新,還有提升城市“溫度”和活力的強大力量。

    番禺路的公共座椅借用身後小亭子的窗臺,用木板包裹住水泥,種上一撮麥冬,讓老年居民在冬日也能舒適地坐著聊天。新華路郵局大門兩側的綠化帶,各嵌入一只轉角長凳,讓人與花草樹木無障礙接觸。

    類似的座椅正不斷出現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去年,上海綠化市容部門出臺了《關于本市公共空間休憩座椅優化提升的工作方案》,力爭用三年時間解決市民在公共空間“沒地方坐”“坐不下來”“不願意坐”等問題。截至去年底,上海已優化提升公共空間休憩座椅9508處,今年計劃再優化提升5000處。

    公共座椅優化提升後的管理維護,上海充分調動社會共治力量來參與。“已經有許多市民來咨詢通過什麼渠道可以認建認養公共座椅。”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市容處處長王永文表示,未來來自公眾的公共座椅認建認養資金,將考慮採用公益基金等方式進行管理和監督,保證公正透明。

    因地制宜,讓公共服務落地“最後一公里”

    曹楊新村建設于20世紀50年代,是新中國興建的第一個工人新村,使用功能逐漸落後于時代需求。在改造更新中,居民區沿線崛起一座由鐵路線改造而來的高線公園,和環浜、桃浦河、曹楊公園、棗陽公園、蘭溪青年公園等水網綠地共同串聯起生態網絡,還有百姓客廳、籃球場等公共活動區點綴其間。小區一旁武寧片區黨群服務中心社區食堂向居民開放。從家出發步行一刻鐘,就能享受相應的服務。

    15分鐘,作為一個時間尺度,在如今的上海還能衡量生活的便捷度和幸福感。

    2016年,上海在全國首創“15分鐘社區生活圈”概念,要在附近居民一刻鐘步行可達范圍內,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截至去年底已經有180多個項目落地,提高了社區空間環境和服務設施品質。

    在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的鄉村地區,上海也結合鄉村和村民需求,在2021年底提出“鄉村社區生活圈”理念。最明顯的區別是把“15分鐘”尺度的服務半徑進行擴大,按照“行政村”“自然村”兩級配置。自然村層級(鄉村鄰里中心)的服務半徑是300到500米,主要解決家門口的服務;行政村層級(鄉村便民中心)的服務半徑是800到1000米,可以解決更大范圍的復合型服務,比如老年人、兒童所需的活動空間、公服設施。

    作為全新理念,“鄉村社區生活圈”已經在青浦章堰村、浦東海沈村率先進行試點。“十四五”期間,將結合鄉村振興示范村、全域國土綜合整治試點和保留村更新,重點推動“鄉村便民服務中心”和“鄰里驛站”設施建設,打造一批具有上海特色和示范意義的“鄉村社區生活圈”范本。

    記者了解到,上海將繼續推進“生活圈+”工程,結合美麗街區、美麗家園、美麗鄉村建設,建設更加完善的綜合服務功能,營造品質更高的人居環境,開展人氣更旺的文化活動,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戚穎璞 陳璽撼)

【糾錯】 [責任編輯: 佘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86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