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沙爾利周刊》雜誌社7日遭一夥武裝人員持衝鋒槍和火箭炮襲擊,導致包括周刊主編在內的至少12人死亡。警方説,武裝人員已逃離現場,目前尚不清楚他們的身份。
周三是《沙爾利周刊》的出版日, 一位熟識法國政府高層的消息人士&&,槍殺發生時,《沙爾利周刊》正在開會,所有的主要記者/漫畫家都在,這意味着這此恐怖行為準備得很專業。另悉,在遭襲擊前的一個小時,《沙爾利周刊》在推特上發布的最後一條信息是一個關於“伊斯蘭國”(IS)領導人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的漫畫。 遭襲擊數小時之後,這家雜誌社的網站也“被黑”。
事發後,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趕往現場,把這起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法國政府隨後把巴黎地區安全警戒提升至最高級別。
開槍前特地詢問記者姓名
離開時高喊“已報仇”
法國檢方調查人員説,襲擊事件已造成12人死亡。據悉,死者中有10名記者,另有2名警察。
警官羅科·孔滕托説,有10人在這起事件中受傷。根據他的描述,事發現場如同“大屠殺”場面。
法國內政部長證實3名槍手發動襲擊。了解事件調查的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記者,幾名男子當天手持衝鋒槍和火箭炮闖入位於市中心的《沙爾利周刊》雜誌社總部,並與警察交火。這名消息人士説,武裝人員劫持了一輛轎車,在逃離時還撞倒一名行人。目擊者伯努瓦·布蘭熱接受當地電視台採訪時説:“大約半小時前,我看見兩名用黑布蒙面的男子持衝鋒槍進入雜誌社大樓。幾分鐘後,我聽到許多聲槍響。”布蘭熱説,他看見這兩名男子隨後逃走。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其中兩個持槍歹徒穿着典型的“制服”,頭戴黑色的頭套,身背卡其色彈藥袋。
《費加羅報》報道,從襲擊者的武器裝備和準備程度以及他們行動時的冷血程度來看,這兩名男子受過很好的訓練。《新觀察家》引用Skynews的報道稱,兩名男子在開槍前還特地詢問了在場記者的姓名。《費加羅報》引用在大樓工作的畫家Coco説,當時她準備去幼兒園接女兒,走到雜誌社門口時,她看到兩名蒙面持槍男子,他們試圖進入大樓,拿槍指着在襲擊中死亡的兩名畫家,這大概持續了5分鐘。“我躲在一張寫字桌下,他們法語講得非常好,自稱是‘基地組織’。”Coco説。
一位熟識法國政府高層的消息人士&&,根據當時的錄像,動手的人喊了一聲宗教口號,出去的時候還大聲説了“已復仇”。這名官員透露,該雜誌因2011年遭受的一次蓄意縱火以及陸續的數起威脅,此前一直有警察在現場。
問及對《沙爾利周刊》的個人看法,這名官員&&,有一些人不喜歡這個報紙,因為諷刺程度很高,但是除了宗教極端分子沒人要求關閉這個報紙。
奧朗德定性事件為恐襲
巴黎警戒級別提至最高
事發後,奧朗德趕往現場,並把這起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他對在場媒體記者説:“毫無疑問,這是一起恐怖襲擊。”
法國政府同時宣布,將巴黎地區安全警戒級別提至最高級。法國總統府宣布,奧朗德將召開緊急內閣會議。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當天發表聲明,譴責這起“殘暴”事件。他説,英國將和盟友共同對抗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
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聲明稱,襲擊事件不僅傷害了法國民眾,還侵犯了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
美國總統府白宮“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這一襲擊事件。
《沙爾利周刊》是以刊登諷刺性漫畫著稱,先前多次因刊登政治和宗教人物漫畫引發爭議。死者中有4名漫畫家,包括周刊主編斯特凡納·沙博尼耶。法國漫畫家夏爾伯(Charb)傷情嚴重,他曾因涉及宗教的系列漫畫成為“基地組織”的目標,列在2013年“基地組織”“通緝名單”。
2011年11月,《沙爾利周刊》封面刊登內容涉及宗教的漫畫,招致宗教人士不滿。隨後,這家雜誌社遭炸彈襲擊。
《沙爾利周刊》主編斯特凡·沙博尼耶多次收到死亡威脅,並因此生活在警方保護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