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入村後,原本要爛在地裏的農産品一下子好賣多了”——代表熱議農業供給側改革

2017-03-04 21:02:1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記者 丁小溪、姜剛、陳國洲)“由于地處偏遠、道路難行,過去農副産品時常遭遇賣難,甚至爛在地裏。賣出去的也是洗了泥巴就賣,連初加工都沒有,賣不上好價錢。”來自重慶潼南區田家鎮村的全國人大代表王海燕一説起村裏的農産品難賣,就感慨萬千。不過,隨著農村電商的興起,她的煩惱逐漸消除了。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推進農村電商發展。在3日重慶代表團召開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記者會上,作為村黨支部書記的王海燕説,她帶領村民們瞄準農村電商這個改變農産品供給模式的新事物,引進潼南“易田網購”,村裏新種的花椒、有機蔬菜、血橙都搭上了電商便車,銷往全國各地,走上高檔餐桌。

  “腳不出門,萬事辦成。”王海燕説,農産品的供給模式長期以來受制于交通物流不便、經銷能力弱、品牌缺乏等限制,現在電商等新技術、新模式提高了供給效率,村民脫貧致富的腳步就走得更堅實了。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武隆區委書記何平説,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就是要破除限制農業和農村發展、限制農民增收的體制機制障礙,結合市場和自身特點,突出優勢産業,延長産業鏈條,以武隆這個傳統農業區縣為例,就是加快推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造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有機茶葉、鄉村旅遊、電子商務等特色産業。

  農業供給側改革在安徽代表團同樣引發熱議。

  “農業供給側改革就是在農産品供給上做文章,從追求數量向追求品質轉變,還要改進種植方式。”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太和縣舊縣鎮張槐村種糧大戶徐淙祥説。

  嘗到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甜頭的徐淙祥表示,他從市場需求出發,選擇種植高産優質強筋麥,實施全程農業機械化,同時減少化肥、農藥用量,實現節本增效。去年周邊群眾的小麥畝産量只有800斤左右,而他種植的小麥畝産能達到1200斤。

  農村電商發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農産品品質提升……基層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一次次實踐已取得初步成效,給農村注入了新活力,為農業帶來了新發展。

  “農業經營效益的提升、農民收入的增加,是農業供給側改革成效的檢驗尺度和持久動力。”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院長唐洪軍説。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 聶晨靜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056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