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議增加政府採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2017-03-09 12:35:3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梁天韻、高敬)“現在經常談創新驅動,號召科研人員認真做技術創新的事。但當科研成果出來後,如何將産品變成商品,真正發揮對經濟社會的益處,需要政策的驅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説。

  程京介紹,以耳聾基因篩查技術為例,通過政府採購,五年來在北京完成了100余萬新生兒篩查,直接避免了兩萬多名兒童及其母係家庭成員成為殘疾人。“我國每年有近2000萬新生兒,但由于經費受限,大量新生兒得不到篩查,而1個聽覺障礙孩子的教育經費相當于6個正常孩子。”

  “對于此類成熟的原創技術,建議中央政府考慮集中採購,進一步降低成本,從而惠及全國各地,尤其是偏遠和農村地區,減少因殘致貧、因殘返貧的情況。”程京説。

  “政府採購制度是世界通行的以市場拉動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有效政策工具,目前我國新技術、新産品通過政府採購進入市場還存在一些制度障礙。”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常委閆傲霜説。

  “政府定購、採購首臺套産品,不僅是國際通行的促進創新的慣例,同時在我國也有成功實踐。”閆傲霜介紹,2010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基于無線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係統”通過政府採購,在北京地鐵亦莊線完成了初次産業化並成功運作。

  程京、閆傲霜建議,修訂政府採購法及相關配套政策,特別是通過重大科研項目試點示范視同為業績、設立重大示范工程專項基金等措施,加強對創新産品的市場化支援,促進企業創新。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 李志強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12059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