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脫貧攻堅”視作“頭等大事”,根本在于“不忘初心”

2017-03-07 10:56:18 來源:新華網

  貧困是歷史問題,也是現實問題;是政治問題,更是民生問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經濟,擺脫貧困,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準,一直是黨和政府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十八大以來,在全國脫貧攻堅戰號角催陣的大背景下,四川省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全省頭等大事,在脫貧攻堅道路上堅守著不失初衷、不舍信念、不忘來路的“初心”。

  四川省地處西南四川盆地腹地,自古蜀山秀水,富饒安逸。然而,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也使四川各地區的發展並不均衡。經過多年工作,四川的貧困現象已經大大緩解。但是,貧困問題仍然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短板”,脫貧攻堅形勢仍然嚴峻復雜。由于各地致貧因素多元疊加,發展制約因素多,貧困人口數量大、分布廣、程度深、解決難,依靠常規舉措根本難以擺脫貧困。

  2016年12月,《四川省“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出臺,為全省“十三五”期間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定下明確目標。2017年四川要完成16個貧困縣摘帽、3700個貧困村退出、105萬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任務。在全省“頭等大事”的指揮棒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各級黨委政府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滿信心,又看到脫貧任務的艱巨性,不浮誇,不躍進,形成了“脫貧工作往前趕,貧困摘帽慢半拍”的共識。

  脫貧攻堅,念茲在茲,唯此為大。四川省堅持産業扶貧與救助幫扶雙管齊下,以科學“藥方”精準對症脫貧“硬骨頭”,以“察民情、聽民意、納民智、解民困、得民心”的實際行動,拓土開荒,內通外聯,以初心待民心,以初心彰誠意,在扶貧攻堅道路上攻堅克難,“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失初衷,以民為本,堅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全省廣大貧困群眾的根本利益。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扶貧開發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人的需求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遵循“以人為本、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原則。2012年,四川全省貧困人口總數為750萬,2014年減至467.65萬,2016年減至272.5萬,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五個一”等幫扶措施科學高效,住房安置工作真抓實幹,為全省貧困村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著力推動産業助農增收,因地制宜編制實施貧困縣、貧困村産業脫貧規劃,以“造血式”扶貧新路子助力“斬窮根、摘窮帽”;全省貧困地區教育和醫療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社會救助體係不斷完善,有效防止了貧困的代際傳遞和因病致貧返貧現象。

  不忘初心,就是要不舍信念,攻堅克難,凝心聚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不管順境困境,無論得失榮辱,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奮鬥是黨和國家的職責和使命。努力消除貧困,讓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是四川省脫貧攻堅始終如一的理想信念。作為全國扶貧任務最繁重的省份之一,四川貧困地區發展難度大、貧困面寬量大程度深、致貧返貧原因復雜等問題十分突出,扶貧開發道路坎坷。近年來,一係列針對性強、覆蓋面廣、高含金量的政策、行動和措施直指全省各地脫貧“靶心”,規劃、部署、落實高效推進,為四川省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與全國同步奔康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忘初心,就是要不忘來路,不亂去向,在總結經驗與開拓創新中加快實現脫貧奔康夢。2016年,四川省交出了全年精準減貧107.8萬人、精準退出貧困村2437個、5個計劃摘帽貧困縣貧困發生率均降至3%以下的高分成績單,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優異的成績,始終建立在全省各地係統總結脫貧攻堅經驗、不斷探索創新脫貧方法的基礎之上。2017年初,四川省進一步明確問題倒逼完善脫貧攻堅政策措施、總結經驗教訓推動脫貧攻堅重點工作等10項新要求,全省脫貧攻堅第二場硬仗在緊鑼密鼓的“春季攻勢”中打響第一槍。鞏固脫貧成果、聚焦重大任務、創新工作方式,始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目標,聚焦計劃脫貧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

  “言必信,行必果。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黨和政府承諾脫貧攻堅,解決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誓言擲地有聲,言猶在耳。作為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的西部大省,四川省在脫貧攻堅道路上,多頭並進,穩扎穩打,以“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實踐著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程曉玲)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 谷玥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83112058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