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新聞

新華時政 > 正文

時代先鋒:羅陽留給身邊人最深的三個印象

2012年12月10日 17:24:51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資料圖片:羅陽同志(左一)走下遼寧艦(11月25日攝)。 新華社發

    印象二:“不擺架子、不會訓人,他哪像個當官的?”

    領導1.5萬人的大型國企,羅陽給幹部職工們的印象卻出現很大反差,一面是他熱情似火,一面是他謙遜柔和,無論哪一個似乎都不是平日人們以為的為官之道。

    剛參加工作時,羅陽就是個熱心人。曾經同一個設計室的李文志還記得,那時候多數同事都是外地人,看到大夥長期吃食堂沒有油水,羅陽就偶爾請同事們到他瀋陽的父母家去改善一下夥食。但又怕大家不好意思,就編出幫忙搬家具、打掃衛生種種理由,貼心而又溫情。

    當上企業領導後,羅陽在趕任務同時,總不忘對職工們多一分關心。試飛站崗位關鍵、條件艱苦、工作強度大,站長張曉強幾乎每周都能看到羅總來到現場。“深夜看到大夥加班,他操起電話,叮囑後勤一定要給現場加餐;進入冬季害怕工人凍手,他又讓公司給外場人員每人配發了一個暖手寶禦寒。”

    很多人認為,當領導必要時在下屬面前擺擺架子、耍耍威風,才能壓得住陣腳,而羅陽卻與這一想法相去甚遠。秘書任仲凱找羅陽批材料,羅陽簽字很小,任仲凱不得不提醒,您寫得這麼小,讓副總們怎麼寫,但他卻不以為然。集團公司領導合影時,作為主力廠“一把手”的羅陽總是往旁邊站,秘書提醒他應該往中間靠,他卻説:“這種事情,站在哪裏還不都是一樣?”

    自古言“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羅陽卻很少訓人。有一回沈飛發生安全生産事故,很多幹部職工都惴惴不安,認為“這回領導一定會拍桌子,處分人”。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安全生産會議上,羅陽竟然細細講解起從八個方面抓生産、保安全的方法。

    辦公室副主任呂殿凱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毛遂自薦當起了老師。“該訓的時候訓,必要時拎出一個人來質問,殺雞儆猴。”一番道理説得羅陽直點頭。但是批評的話從身材高大的羅陽口中説出來,卻還是那麼中肯、中聽,讓呂殿凱哭笑不得。

    新機試制部部長張國勝匯報工作,講到任務完成困難太大,被羅陽批評一頓:“弄不好處理你!”第二天張國勝著急上火嘴上起大泡,羅陽一看心疼不已,趕緊安慰:“我那天心情不太好,不就是説你兩句嘛……”

    只有妻子王希利了解羅陽的心。“每研制一個新型號,接到一項大任務,羅陽回家常説,是下屬們、職工們在幫他的忙。”王希利告訴記者,所以遇到問題時,羅陽不是馬上想到批評和責罰,而是考慮這個問題為什麼出現,如何解決,“他深愛自己的團隊!”

    正是在這樣一位帶頭人的領導下,5年來沈飛在實現多個型號首飛的同時,企業産值也從40多億元上升至120億元,利潤年均增長34%。

    對事業和職工的深厚情誼,也讓職工們記在心上。去世當天,羅陽工作過的沈飛和中航工業瀋陽所近萬名職工自發回到單位,迎風站立,送領導最後一程。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 編輯: 黃銳 ) 【字號: 】【列印】【關閉
【糾錯】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401139759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