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新聞

新華時政 > 正文

莫言諾獎演説:憶母親為開頭 三個哲理故事收尾

2012年12月08日 07:49: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北京時間今日(8日)淩晨,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莫言在瑞典學院發表了主題為《講故事的人》的文學演講。

  回憶母親

  母親對自己的影響很大,這一點莫言不止一次在不同的場合提到。演講一開始,莫言就深情地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莫言説,去年因為要修鐵路,自己無奈遷移了母親的墳墓。開棺時,母親的骨殖,已經與泥土混為一體。從那一刻起,莫言覺得母親已經成為了大地的一部分,他站在這片大地上的訴説便是對母親的訴説。

  莫言關于母親最初的記憶是他失手打碎了家裏唯一一個暖水瓶,當時他害怕地躲了起來,母親最後並沒有責罰他,而是發出長長一聲嘆息。而對于莫言來講,最為痛苦的事情莫過于看到母親被打,他從母親眼裏看到了絕望的眼神。多年之後,莫言與當年那個打母親的人再度相逢,莫言想替母親報仇,但最後還是被母親勸住了。讓莫言最難以忘懷的還是母親對貧苦人群的悲憫之心,有一年中秋莫言家吃餃子,每人只有一碗,一個老乞丐前來乞討,母親給了這個老人半碗餃子。讓莫言最後悔的事情莫過于當年跟母親去賣白菜多算了老人一毛錢,莫言的母親覺得兒子給自己丟了臉。

  憶兒時往事

  莫言説,因為相貌醜陋,自己小時候吃了不少苦,很多人都嘲笑他甚至因此打過他。莫言因此苦惱過,最後還是母親開導莫言,讓他多做善事,這樣醜也能變成美。

  童年時的莫言非常喜歡聽説書,聽到後來自己也能説上一段,家人最後都成了他的聽眾。母親很擔心他將來靠耍貧嘴吃飯,于是提醒他少説話,筆名“莫言”由此而來。實際上,莫言是一個很愛説話的人,這更像是一種諷刺。

  莫言童年輟學,飽受饑餓、孤獨、無書可讀之苦。在鄉下放牛時,他常常幻想著有狐仙化作人形與他一起放牛,直到有一天他真的見到了一只狐狸,他完全被嚇到了。

  在生産隊幹活的時候,莫言仍然相信這個世界有鬼神存在,晚上回家時為了給自己壯膽,莫言會大聲地唱歌。那時的他還處在變聲期,對于鄉親們來説,這種歌聲簡直是一種折磨。

  創作起源

  莫言説,自己的故事起初都是他個人經歷,在真實故事的基礎上進行虛構。在諸多小説之中,最貼近他自己的是《透明的紅蘿蔔》中那個渾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

  除了自己,莫言的親人和鄉親都在小説中登過臺。在小説《蛙》中就出現過姑姑的形象,不過,現實中的姑姑與小説中的姑姑完全相反,莫言做了文字化的處理,小説中的人物超越了現實。

  《豐乳肥臀》是寫給母親的書,莫言僅用53天就完成了80萬字的初稿。在這本書中,莫言“肆無忌憚”地使用了與母親的親身經歷有關的素材,在卷首語位置莫言也寫下了“獻給母親在天之靈”的話。

   1 2 下一頁  

分享到:
( 編輯: 蘇影 ) 【字號: 】【列印】【關閉
【糾錯】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121240656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