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專訪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法官厲莉:做一名法治精神的傳遞者
2012年11月12日 14:01:44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11月10日,新華網十八大代表訪談組獨家專訪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法官厲莉。新華網記者 楊理光攝

    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陳元)未來五年,如何構建法治中國的美麗圖景?作為一名基層司法工作者,在向公眾傳遞和宣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當中應當起到什麼樣的作用?10日,新華網十八大代表訪談組獨家專訪了來自政法一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法官厲莉。

    十八大報告對“法”的提及很多

    新華網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出席十八大的2268名正式代表中,有96名代表來自各級政法係統,作為他們中的一員,你如何看待十八大報告中與“法”相關的表述和內容。

    厲莉:作為一名司法工作者,我注意到這次報告是歷次黨代會報告中對“法”提及最多的一次,我感覺很受鼓舞,很振奮。在眾多與“法”有關的表述中,有兩點我印象最深刻。一是報告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強調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司法公信力的建設;二是在報告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部分,提出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識。

    做一名法治精神的傳遞者

    新華網記者:能談談你的工作嗎?作為一名來自基層法院的法官,處于創新社會管理和推進依法治國的最前沿陣地,你怎麼看待你的工作?

    厲莉:我平時的工作主要是處理公司于公司之間的經濟糾紛,即商事案件,屬于專業性比較強的一類,需要法官具備部門法領域的專業知識,現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躍的經濟也必然産生眾多矛盾和糾紛,有效的化解這些矛盾,就可以更好地促進市場經濟的有序運作。

    我一直有個看法。如果從我國的文化傳統和文化起源看,獨角獸是中國“法”的起源,獨角獸是能判斷人有罪無罪的神獸,這個意義上“法”是和“罪”結合在一起的。我們幾千年來的法律文化傳統是“民刑合一”,在中國古代通常會把民事領域的糾紛用刑罰的方式來解決,這就造成民眾對法是一種“懼怕型”認識,一提到法就想到嚴刑峻法。在日常工作中,我有機會給大家上普法課時,我總會首先問聽課的人一個問題:一提到法律你首先會想到的詞匯是什麼?我得到的答案多是“判刑”、“監獄”、“有罪無罪”等。這和現代法治理念是有差異的。 如果能通過我們的工作,去更好地普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讓大家從思想上轉變過來,讓大家一提到“法”想到的詞匯是“公平”、“正義”、“權利”、“尊重”和“保障”,讓法治信仰在民眾中植根,那麼我們的工作也就有了更高的意義。在這一點上,作為一名司法工作者,我覺得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這種責任就體現在日常工作中。

    法官在處理案件中大可以一判了事,但我會跟每一個當事人,不管他是贏還是輸,告訴他為什麼會是這樣,讓他通過這次訴訟增加一些法律意識、法律觀念,在以後從事民事行為中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為此我們書記員經常開玩笑説我是個有點羅嗦的法官。我總在想我們這些基層司法工作者能為中國法治做些什麼,我認為首先是行使好審判權,保證你的判決是對的,是公正的,不辜負黨和人員給予我們的期望;其次就是要做一名法治精神的傳遞者,在每一個案件中去向當事人傳遞、宣揚司法的公平正義、法治精神和理念。

    司法公信力建設是司法與道德互動的連接點

    新華網記者:你曾兩次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也因此獲得道德模范的稱號,剛才你提到,十八大報告中“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內容讓你印象深刻,你如何看待“德”與“法”?

    厲莉:我確實有兩次捐獻骨髓的經歷,也因此獲得道德模范的稱號,作為道德模范領域唯一一個法官,在司法實踐中我發現,由于我這樣一個身份,很多案件在我的調解下很快能得到調解解決。我問過很多當事人為什麼,他們回答説,“因為你是好人,你不會坑我們騙我們。”其實我們老百姓非常樸素非常善良,帶著“你是好人,就一定是好法官,你做的就一定是好事”這樣一種樸素的司法邏輯,我把它稱為司法的百姓邏輯。但這也促使我思考:作為法官,除了在案件審理中通過專業去普及法治理念,我們是否還應該將其延伸到案件審判之外?在案件審理之外,通過志願服務、愛心服務等形式,通過百姓對我們法官品行的認可,最終建立老百姓對司法公信力的認可。

    不管是道德模范還是人民法官,讓我感到更多的是肩上的責任。我常在思索道德與法律的互動問題,希望通過這種互動為國家軟實力的增強貢獻更多的力量。讓道德助力司法,進而讓司法更好地保障道德建設。我認為,司法公信力建設正是司法與道德互動的連接點。

    另外,過去十年,我們國家的法制宣傳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隨著法制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普法宣傳應該從具體法律條文的宣傳講解,轉向對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注解,這方面也需要法律人以及媒體人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
( 編輯: 黃庭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