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11月8日電(記者侯大偉、梁淋淋)11月8日,清晨的一縷陽光灑落在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的斷壁殘垣上。
作為汶川地震的遺址,這裡是這個小鎮精心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災難見證。沒有它,你根本不會把眼前這個雅致俏麗的小鎮,與奪取8萬人生命的巨大地震災難&&起來:幾乎傾覆的教學大樓,與錯落有致的風情民居,在太陽的光輝下交錯,一場演出和數百人的聚會就在這種時空交錯的背景下歡騰着。
“謝謝您,祖國!祝福您,黨!”在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之際,汶川縣數百名幹部群眾匯聚在4年前被地震摧毀的學校旁邊的廣場上,載歌載舞表達了對祖國和黨的由衷感恩與熾熱之愛。“滄海桑田建新城,汶川家園獻深情,全神貫注十八大,很牽掛……”這是映秀鎮群眾自己編寫的“三句半”。
“儘管我們住進新房都快兩年了,但一看到這趴着的教學樓,還是覺得像做夢一樣。”映秀鎮張家坪村的藏族村幹部楊家輝説。
已經在自家震後新房中做起小生意的董德對記者説:“今天在這裡聚會,表達的是我們對黨的盛會的關切和祝福。謝謝您,祖國!祝福您,黨!”
9時,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嘹亮的國歌聲中,聚集在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前的幹部群眾和矗立在映秀鎮公路邊大型LED屏幕裏的2270名黨代表一起站立,高聲伴唱着。
大屏幕的斜上方的那片山坡就是映秀鎮的公墓區,與漩口中學地震遺址一樣,記載着這個小鎮永遠的創傷,同樣也見證着這座小鎮從災難走向溫情的點點滴滴。今天,在這個四面環山、兩河匯流的一平方公里場鎮上,川西民居、藏寨風情、羌式建築交錯相融,民族風情的民居、現代風格的場館、寬敞平整的街道也沿河順勢展鋪開來。從震後的滿城廢墟到今天的新城俏麗,這一切都讓映秀鎮的幹部群眾心懷感激。
漩口中學地震遺址背後不遠處,一面鮮紅的國旗在微風中迎風飄揚。那裏就是映秀小學的舊址,懸挂那面國旗的就是映秀小學曾經的旗桿。4年來,楊家輝不記得去過映秀小學舊旗桿前面多少次了,他在地震中遇難的一對兒女過去每週都會在那根旗桿下仰望國旗冉冉升起。
矗立在魚子溪河下游西岸新的映秀小學,與位於上游東岸的映秀小學舊址隔河而望。“大愛映春秋,生命秀風采”,這是立在映秀小學教學樓上的銘牌。它不僅記錄了映秀鎮在地震之後受到全國同胞的關愛,也緬懷了在震災中不幸遇難的逝者。“現在我又有了一雙兒女。兒子剛滿3歲,女兒也快滿周歲了。我會好好愛他們,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幸福溫暖的國度。”這個快40歲的男人掩飾不住內心的幸福與滿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