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對話十八大代表、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始終如一朝既定目標不懈奮鬥在世界大國中獨一無二
2012年11月08日 12:05:09
來源: 新華網
【字號: 】【列印
【糾錯】

    11月7日,十八大代表、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接受新華網記者獨家專訪。新華網記者 楊理光攝

    對話嘉賓:十八大代表、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胡鞍鋼

    對話記者:新華網記者 黃庭滿

    既要珍惜和用好戰略機遇期,還要創造戰略機遇期

    黃庭滿:黨的十八大是我國發展歷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從歷史階段來看,新世紀頭二十年是中國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機遇期。未來五年,我們要如何用好這個“戰略機遇期”,請您談談看法。

    胡鞍鋼:新世紀頭二十年是中國發展的一個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認為,不僅是“大有作為”,而且還是“大有希望、大有貢獻”。我們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判斷這個戰略機遇期。我1995年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挑戰和機遇並存”。到十六大以後,又加上了“盡管挑戰和機遇並存,但是機遇大于挑戰”。經過了國際金融危機,我又加上了一句話,即“將挑戰化為機遇的能力”。

    所謂天時,是講全球化,全球知識革命,以及正在醞釀和發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即綠色革命,同時第三次工業革命即資訊革命,還在加速,還沒有完成。中國現在已經成為這場革命最大的收益者,用戶量和生産量都處在世界第一,中國只要利用了新的工業革命、新的戰略機遇期,就能帶來更好的天時。

    地利是指,在過去二十多年,由于中國的發展,亞洲在整個世界五大洲中經濟、貿易、吸引外國投資增長率最快。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後,恰恰是除日本外的亞洲地區經濟增長最快,因此地利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怎樣利用周邊的發展來發展我們自己?

    最重要的當然還是人和,能不能把握戰略機遇期,關鍵是在國內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如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目標,對此我充滿信心。

    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關聯,在我國近現代史上是少有的。所以我們既要珍惜戰略機遇期,還要創造戰略機遇期。

    黃庭滿:怎麼理解“創造戰略機遇期”?

    胡鞍鋼:中國和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我們的研究表明,在過去十年,我們對全球新增GDP的貢獻超過了美國。從進口的角度,我們對全球的進口增長也超過了美國,出口也是一樣。十年前,美國打個噴嚏全世界感冒,現在中國還沒打噴嚏,只是一些局部地區和行業打了點噴嚏,比如鋼鐵行業,鋼價、鐵礦石價,全世界鋼鐵行業的運費和保險費都在下降。這些我們在國內是感受不到的。

    中國對全球的影響之大、之深、之強烈,只有對方能感受到。中國加入WTO後,我們稱之為開放中國,融入世界、影響世界,我們也希望對世界做出貢獻。我把這個戰略機遇期稱為大有希望、大有作為、大有貢獻,最終落腳在大有貢獻。因此未來十年,毫無疑問,中國主要的經濟指標對全球的貢獻一定是第一位。

    綠色發展道路是一條“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健康大道

    黃庭滿:我們注意到,胡院長出版了一本新書《中國創新綠色發展》,綠色發展和生態建設是緊密相關的。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今年胡錦濤總書記“7·23”講話又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部署。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戰略意圖在哪裏?

    胡鞍鋼:主要還是針對中國國情。中國從歷史上就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水資源、耕地資源每人平均最少的國家之一,長期以來人與自然資源之間的矛盾是相當尖銳的。建國之後,隨著人口大規模增長,這個矛盾一直是突出的,但人對這一矛盾的認識是有個過程的。過去一直講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水土保持等,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把可持續發展提出來作為戰略之一。黨的十六大在設計2020年目標的時候已經考慮到生態環境問題,只是沒有給出具體的目標,到了十七大就把它作為一項重大建設目標提出來了,就有了我們如何在生態環境比較良好的條件下建設現代化的問題。

    從文明的角度來看,歷史上各國都經歷過農耕文明,中國達到頂峰,而後是西方的工業文明,造成了氣候變化、碳排放等問題,造成生態危機。到了21世紀,的確要進入到一個生態文明時代,中央提出這個設想,既考慮中國國情,也順應世界發展趨勢,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它的發展道路不僅影響我們自身利益,更會影響全球。

    我在上世紀80年代末一個關于生存與發展的報告中就力圖想回答這個問題,即在一個人口眾多,每人平均資源相對比較少,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又處在加速工業化的進程中,如何實現現代化的問題。當時我們提出“構建美好的中華家園”,沒有意識到是一種文明,是一種新的發展道路。現在我們講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西方的發展是一種黑色發展道路,它實際上是“斷子孫路”。而可持續發展是“不斷子孫路”,綠色發展又超越了可持續發展,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前人進行生態建設,進行綠色投資,比如水利、林業、治理沙漠化、水土流失,看似不會産生回報,但從生態資本的角度講是十分重要的。現在中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生態投資,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生態投資。它不僅是一個理念,而且變成了國家的規劃,正在實施。

    中國本身的文化就追求天人合一、天人互益,我們祖先提出的思想,可以當代化,變成價值觀,變成發展的規劃,變成全國人民的共同行動,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少見的。我們如果再過20年、50年,回過頭來看這樣一個決策,就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進行綠色投資,後人獲得生態資本,這就是中國的生態發展道路,也是我們必選的道路,同時也為後來的發展中國家開辟了一條道路。可以預見,中國是可以克服“生態與發展”這對矛盾問題的。

    始終如一地遵循並朝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不懈奮鬥,在世界大國中獨一無二

    黃庭滿:新華網友近期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分關心、期待。上世紀70年代末“小康”這個詞被用作發展目標提出來,十六大報告又提出到2020年的這段時間要努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些年來,中國共産黨在執政理念上發生了巨大的嬗變,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順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大力發展民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實際上也為2020年的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人口多,民生改善的水準還處在基礎階段,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們相信,網友也期待,未來五年,推動全面小康建設方面會作出新的部署。請您談一談這方面的看法。

    胡鞍鋼:中國作為後發國家,面臨的任務是追趕發達國家,最重要的是發展目標的確定,以便集中力量辦大事。進入21世紀以後,黨中央戰略謀劃,前瞻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現在時間已走完了一半,我們如期完成了任務,但同時也面臨大量的民生、社會建設問題,特別是生態環境問題。

    如何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十八大,中國共産黨召開3次全國代表大會,連續設計跟蹤進行戰略部署。這在中國共産黨的執政歷史上是首次,在世界大國中也是獨一無二的,很少有國家去設定20年的目標,並始終如一地遵循。這也解釋了為何中國在十年中能迅速縮小和發達國家的差距。

    當國家有了這樣一個目標,就有了前進的方向。如果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比作“彼岸目標”的話,每一次黨代會實際上就是解決如何到達這個“彼岸目標”的“過河之船”、“過河之橋”問題,必然會做一些戰略部署。這些“過河之船”、“過河之橋”,我們也稱為可以實施的發展方針、政策、措施,以應對發展過程中的深層次矛盾和新出現的矛盾,包括國內外引發的矛盾,比如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等。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要做到目標設定之後毫不動搖,逐步推進,不斷朝著這個目標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非常具體,涉及到老百姓的利益,反映共産黨執政為民的發展理念,不僅是國家的目標,也是人民的目標。我們有信心、有條件實現這一目標。

分享到:
( 編輯:楊理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