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專訪:污蔑中國不利于應對疫情 各國應合作提升“數字素養”——訪揭露新冠謠言的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羅德·坎貝爾
2020-06-10 22:39:2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國際疫情·圖文互動)專訪:污蔑中國不利于應對疫情 各國應合作提升“數字素養”——訪揭露新冠謠言的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羅德·坎貝爾

  6月10日,澳大利亞研究所研究主管羅德·坎貝爾在位于堪培拉的澳研究所辦公室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 岳東興 攝

  新華社堪培拉6月10日電 專訪:污蔑中國不利于應對疫情 各國應合作提升“數字素養”——訪揭露新冠謠言的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羅德·坎貝爾

  新華社記者岳東興 白旭

  近期,澳大利亞研究所下屬“責任技術中心”發布了題為《像病毒一樣——新冠病毒假消息的協同傳播》的報告,引起眾多媒體關注。報告指出,社交媒體推特上存在著帶有政治色彩的協同傳播新冠疫情假消息的賬號網絡。與某些政治派別有關的團體或其週邊勢力,利用遠端控制的“機器人賬號”協同轉發新冠假消息,持續不斷散布污蔑中國的陰謀論。

  “讓我驚訝的是,這種協同傳播假資訊的活動幾乎完全是‘右翼現象’,” 澳研究所研究主管羅德·坎貝爾10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我們發現,那些(轉發)根本不是真正的人類用戶行為。”

  坎貝爾是這份報告的4位聯合作者之一。他介紹説,研究團隊還特別關注了那些針對中國的陰謀論傳播,比如所謂“新冠病毒是中國制造的生物武器”等。“最讓我驚訝的是,傳播這類假消息的主要用戶群大都是(支援)右翼的賬號。”

  坎貝爾説,他們這項研究的初衷,是希望了解社交媒體上發布新冠疫情資訊的真實性。他認為,在社交媒體發布這類資訊應“能夠有利于公眾健康、有助于相關機構制訂應對新冠疫情的政策,而不是傳播虛假資訊”。

  報告作者還包括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他們合作分析了今年3月份的10天裏在推特上發布的260萬條與疫情相關推文,以及對這些推文的2550萬次轉發,發現其中有很多虛假資訊和謠言,比如稱新冠疫情與5G通信技術有關。

  研究人員首先識別出那些在1秒內重復互相轉發相同內容的賬號,發現有5752個賬號以協同方式轉發疫情相關內容6559次。研究人員確認其中包括10個不同的“機器人賬號”網絡,有的致力推廣特定政治話題,有的借疫情之機進行某些商業行銷。

  研究人員還特別關注了一些賬號協同推廣針對中國的陰謀論的活動,這類陰謀論主要內容是妄稱“新冠病毒是中國制造的生物武器”。研究人員分析了882條宣傳這類陰謀論的原創推文,它們被轉發超過1.8萬次,估計共創造了約500萬次對推特用戶的展示量。

  經確認,散布針對中國陰謀論的背後存在一個包含2903個賬號的“共同轉發網絡”,它們之間有4125次聯繫或轉發關係。研究人員還分析了該網絡內最顯著的30個賬號群,發現其中28個都是右翼勢力支援者。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説,這類傳謠活動無論是由某些政治派別相關團體的核心成員策劃,還是由其週邊力量設計,都是企圖讓假消息和陰謀論獲得更廣泛傳播,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相對而言只是一小群賬號,卻協同創造了約500萬次的用戶展示量,這會讓污蔑中國的陰謀論傳播開來。”坎貝爾説,這既不利于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新冠疫情的努力,也不利于國際關係和公眾健康。

  坎貝爾表示,“協同一致傳播假消息”的方式同樣令人擔憂,這種方式應該被阻止。社交媒體平臺完全有能力通過演算法來篩選和阻止有關疫情的假消息傳播,並減少這類“機器人賬號”的傳播活動。國際社會對社交媒體平臺應該有更好的監管,確保它們承擔起應盡責任。

  他還建議,各國政府應合作開展提升“數字素養”的項目,以確保用戶能夠辨別出荒謬的陰謀論,從而進行更文明的網上討論;政治家、明星等有影響力的人士更應注意在社交媒體上的行為,承擔起應負的責任,如果他們盲目參與陰謀論話題,會對關注他們的廣大用戶起到不利影響;媒體辟謠時也要權衡考慮報道是否有效,並注意把公眾引導到有科學根據的資訊上,不要間接傳播陰謀論。

  澳大利亞研究所是位于堪培拉的獨立公共政策智庫,1994年成立以來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等廣泛議題進行了有影響力的研究。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俊卿
專訪:污蔑中國不利于應對疫情 各國應合作提升“數字素養”——訪揭露新冠謠言的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羅德·坎貝爾-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60091126098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