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俯瞰水門塘(3月29日攝)。
水門塘位于六安市霍邱縣城北,是我國較早的一項水利工程,係楚令尹孫叔敖于西元前622年修建。初始蓄水面積萬余畝,正常蓄水確保庫區農業春耕生産,現今塘內因有40多個防浪島嶼,又被稱為皖西“千島湖”。
在大別山地區的皖西地區,有一座座古代和現代興建的水利工程,猶如皖西大地上的天然“水利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匯集了2000多年前興建、如今仍在發揮灌溉作用的水門塘和七門堰,以及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歷時14年興建的淠史杭工程六大水庫。
淠史杭工程包括攔蓄大別山區洪水的佛子嶺、梅山、磨子潭、響洪甸、龍河口、白蓮崖六大水庫,形成溝通了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大水係的淠史杭灌區。這項工程改變了皖西地區因缺水而造成的貧困面貌,昔日千裏貧瘠之地變成了今天的魚米之鄉。目前實灌面積突破1000萬畝,年産糧食600萬噸,皖西因此成為全國商品糧基地。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
禁令解除,飛機上真的能用手機了嗎?
2017-09-21 08:15:34
-
蘋果取消打賞抽成,一起看“蘋果稅”從有到無之路
2017-09-21 10:29:32
-
全世界都在羨慕中國的事,你卻習以為常渾然不知!
2017-09-21 14:32:33
-
“雙一流”建設高校、學科名單公布!有你母校嗎?
2017-09-21 14:32:33
-
北京共有産權房管理辦法出臺,哪些人可以買?
2017-09-21 14:32:33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