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慈善創新的前提是保持專業
2017-12-26 08:49:25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同一天出生的他是誰?一元助他改變命運”,在一項風靡網絡的活動中,只要輸入生日,就會出現一個相對應生日的貧困生及其家庭等信息,可直接捐錢。但有網友發現,同一個貧困生會出現不同的姓名和生日,受助孩子數量也和&&所稱的不一致。眾人質疑之下,發起此次募捐的分貝籌&&關閉了募捐渠道,深圳市民政局也介入了後續調查。

  “一元改變命運”的宣傳語,不禁讓人想起之前流行的“一元購畫”公益活動,一天就籌集了1500萬元,而且還使人們第一次意識到,公益慈善不一定非要“賣慘”,還可以有更具創新活力、更加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自此之後,形式創新成為很多公益活動的賣點,不過,一不留神,這種形式可能淪為“好心辦壞事”。分貝籌被質疑“詐捐”,再次證明了公益慈善需要專業性。首先,慈善的專業性體現在信息公開程度上,其中既包括事中事後的資金籌集、使用環節,也體現在設計募捐方案和備用計劃上,而在該事件中,無論是測試傳播率的説法,還是沒有及時糾錯的機制,都説明當事方準備不足;其次,慈善集眾人之力、圓眾人之夢,體現着人際之間的信任度,需要小心翼翼維護。事實證明,公益事件一旦泛起“虛假”波瀾,對大家的善心都是一種傷害,有時還會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有人質疑,專業能力為何跟不上創新能力?其實不然。我國有《慈善法》《基金會管理條例》,還有正徵求意見的《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對“怎樣做慈善”都有明確規定。我國對公募基金會的審批極為嚴格。為了獲得公募資格,很多社會團體和企業選擇挂靠在公募基金會名下,以挂靠單位的名義對外公開活動,還能在稅收、捐贈稅前扣除等方面獲得優惠。剖析“分貝籌事件”中的各方關係不難看出,挂靠單位愛佑未來慈善基金會是深圳市具備公開募捐資格的社會組織,而實施主體卻是一家致力於“精準扶貧”的互聯網公司,一句話概括這種關係,是某些社會組織通過挂靠公募基金會開展了公募活動。不難得出結論,恰恰是方法上出了問題,為了製造傳播而創新,為博取注意力而創新,在最該細緻和嚴謹的信息收集、審核、公開等方面,反而不夠用心、用力。

  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要均衡,這是做慈善必須注意的地方。由於民間慈善組織發育還不夠充分,《慈善法》在明確募捐屬於慈善組織的專屬活動以外,對網絡募捐、個人求助行為的態度是“不禁止、不調整”,就是為了給民間慈善充分的空間,但通過已經發生的情況來看,依然有監管的必要。比如針對個人網絡求助出現的問題,民政部明確網絡求助行為不屬於慈善募捐。以此思路為指引,針對某些挂靠下的“創新”行為,顯然也該予以規範,包括兩方面:一是無論挂靠與否,只要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就必須在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發布募捐信息;二是針對某些被挂靠者以信用背書,事後卻當起“甩手掌櫃”,需要明確被挂靠者的主體責任,對違法違規行為納入黑名單,逐步取消公募資格,以此倒逼挂靠的規範性。

  “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實標記。”當前,我國慈善事業正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只有堅持以法興善、全民慈善,對某些問題及時糾正,嚴格要求落實信息公開,才能不斷提升慈善公信力。■王慶峰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 網絡慈善應該多講誠信
    講故事很重要,但一味地依賴講故事的能力,重故事,輕誠信的結果也是很可怕的。
    2017-12-25 08:44:24
  • 慈善募捐絕不能忽視信息公開
    慈善組織不僅僅要注重善款使用的事後透明,在公開募捐活動前,同樣要清晰做好規劃並提前發布。
    2017-12-25 08:44:22
  • 必須把慈善組織裝進“透明口袋”
    和公共財政必須公開的法理邏輯一樣,慈善組織的財務也必須公開透明。其實,公開透明正是為了減少信息不對稱,降低監督成本。
    2017-12-16 09:10:53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冬日鵝影
冬日鵝影
霧裏漁夫
霧裏漁夫
2017悲喜表情
2017悲喜表情
2017輕鬆一刻
2017輕鬆一刻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2165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