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刷臉”時代,個人隱私保護需要多方作為
2017-10-17 10:44:19 來源: 北京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刷臉進站、刷臉取款、刷臉支付、刷臉報到……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日漸成熟,“刷臉”時代正在到來。在業內人士看來,人臉識別技術正在不斷突破各個行業應用的“閾值”,帶來日趨豐富的應用場景。有專家指出,人臉特徵與指紋、虹膜相比,是一個具有弱隱私的生物特徵。例如,很多人都會發自拍照,也是相對公開的特徵。如何保證用戶數據安全尤為關鍵。

  如今,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生物識別、自動駕駛等各個領域的技術,都處在爆發增長的臨界點。其中,生物識別技術近年來商用速度不斷加快,應用范圍愈發廣泛。隨著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快速發展,面部識別技術正迎來應用普及的風口,在生物識別的眾多細分領域中,面部識別更是佼佼者。不過,雖説“人臉識別”技術推動了諸多領域的變革,但其對于公民隱私保護造成的威脅性也值得重視。

  經過多年發展,人臉識別近幾年確實取得了突破式發展,完成了一些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目前,在國內,從消費電子領域到汽車電子、安保、網絡支付、金融等領域都在逐步引入人臉識別,堪稱是百花齊放。雖説,面部識別技術的應用,確實有“芝麻開門”的便捷效應,但任何新技術與生俱來的雙刃劍屬性,都不可避免地讓面部識別技術的應用存在隱私安全風險。

  一方面,在資訊即價值的時代,個人隱私資訊的商業價值日益凸顯,面部識別技術在“刷臉”過程中,用戶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甚至包括用戶不同情境狀態下的情緒等大量資訊,都被採集並儲存;另一方面,面部識別技術所採集到的個人隱私資訊,必然難逃不法之徒的環伺和圍獵。一旦這些資訊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那麼用戶的個人隱私就無異于處在“裸奔”狀態,其安全必然得不到有效保障。

  人臉識別能做的不僅僅是驗證一個身份,它更能通過分析面部特徵來捕捉難以捉摸的社交信號。人臉識別是一條很長的産業鏈,保護用戶隱私不僅需要靠公司的自律,更需要在政府引導下建立起整個行業的統一標準,共同築起保護用戶隱私的行業堤壩。

  其一,政府應從管理者的角度,通過立法方式強化對于面部識別領域的監管力度,進一步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相關行業和企業應提升面部識別應用軟件等載體以及儲存設備的安全技術水準,提升網絡安全意識,避免公民隱私資訊泄露或遭非法轉賣。對于非必要的隱私數據,不應非法採集。

  其二,身處互聯時代,個人隱私信息安全威脅性不斷提升,每個公民需提升隱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泄露個人資訊,對于有關個人信息安全的事項應當積極、主動予以處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人臉識別充當著人工智慧的“眼睛”,作為人工智慧與外界交互的一項重要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性顯得十足重要。盡管人臉識別有著十分龐大的市場空間,但確保數據資訊和個人隱私安全依然是所有廠商繞不掉的“門檻”。

  一方面,人臉識別採集技術要求高安全性、高準確率、高可用性、高實時性,會積累大量的數據,但這些數據如果變成一個個數據孤島,就無法使人臉識別技術得到提升,相關應用如何設計人臉識別係統,確保用戶數據不被盜用,目前在技術開發仍有很大拓展空間,有必要在數據的共用和開放上加大引導力度,促進技術發展;另一方面,人臉識別技術逐漸走向成熟,應用會越來越多,人臉識別技術的各類標準,包括保護公民隱私的標準應盡快出臺。相關行業及企業應當積極擔負起社會責任,主動積極地規范行業標準,自覺維護所採集、儲存的公民隱私數據安全。

  “刷臉”的時代已經到來,希望在技術日益成熟的同時,也能給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保留足夠的隱私與感性。(吳學安)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 關愛留守兒童,建立資訊係統有了基礎工程
    “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資訊管理係統”建立起了翔實完備的農村留守兒童資訊臺賬,為各地方政策制定和推行帶來便利,也為社會力量的參與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渠道,可以推動社會資源的有效對接。
    2017-10-11 08:31:59
  • 資訊時代保護好個人隱私是共贏
    當所有的信息技術服務企業都這麼做的時候,也就是信息技術、産業和公眾、社會共贏局面的到來。
    2017-09-26 09:00:52
  • 智能抓取的資訊推送應適可而止
    對智能平臺而言,內容上過度追求“眼球新聞”,會導致不良資訊泛濫,走向媚俗化。
    2017-09-22 08:38:51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北京大熊貓家族迎新客
北京大熊貓家族迎新客
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
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
中國警方向美國遣返一名紅通逃犯
中國警方向美國遣返一名紅通逃犯
江蘇阜寧上演“千人魚宴”
江蘇阜寧上演“千人魚宴”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181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