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子論”風靡韓國 父母資産決定娃娃社會地位
“勺子論”風靡韓國
古人把出生於有錢家庭的孩子形容為“含着金湯匙出生”,如今這個古諺語在韓國有了新的演繹。據韓媒報道,就業困難讓越來越多的韓國年輕人感到未來希望渺茫,韓國網絡上開始流行起了出身決定命運的“勺子階級論”。根據繼承父母遺産多少,每個人還被分為“金勺”“銀勺”“銅勺”“土勺”等不同階級。
“金銀銅土勺”分層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網絡上近日流行起“勺子階級論”,這種階級論把20~39歲年輕人的父母年收入等家庭背景比喻為各種不同的“勺子”,按照家庭背景可分為“金勺”、“銀勺”、“銅勺”和“土勺”四個不同階級。
從具體標準來看,“金勺”指家庭財産高於2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43萬元)或年收入高於2億韓元;“銀勺”指家庭財産高於10億韓元或年收入高於1億韓元;“銅勺”指家庭財産高於5億韓元或年收入5500萬韓元;家庭財産低於5000萬韓元或年收入低於2000萬韓元的則被稱為“土勺”。
韓國網絡上流行一個叫“土勺Bingo”的游戲。游戲的格子中寫有具體的家庭生活環境,如夏天不開空調或沒有空調、用舊式熒光管電視機或30英寸以下的平板電視機、父母不接受定期體檢等等,符合得越多,意味着離“土勺”越近。如果Bingo的個數超過10個,那麼就是社會下游階級,連普通人都不是。
繼承的財産比例增加
“勺子階級論”並不只是韓國年輕人的戲言。首爾大學心理學教授郭錦珠説,這種理論並非是單純的自嘲游戲,而是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現實。
韓國20~39歲年輕人面臨着就業難、結婚難、低收入等種種問題,這樣的境遇讓他們相信,無論個人多麼努力積累財富,永遠不會“富得過”那些繼承父母大量遺産的“金湯勺”們。
韓國東國大學教授金洛年發表的題為《韓國的財富與繼承,1970-2013》的論文支持了“勺子階級論”。論文稱,近30年來,韓國人整體資産中被繼承資産所佔比重的增長趨勢。1980年時,繼承資産在整體資産中所佔比重僅為27%,1990年後上升至29%,進入2000年以後,已大幅升至42%。假設在1980年,一個韓國人的全部資産為100萬韓元,其中的27萬韓元來自繼承父母財産,剩餘的73萬韓元是通過儲蓄等積累的,但近20年間,繼承父母的財産已增加至42萬韓元。
由於經濟低增長和人口老齡化等影響,在不久的將來,在韓國人的整體財産中,繼承所佔的比重將更重。
年輕人生存壓力巨大
許多秉持“勺子階級論”的年輕人屬於韓國的“三棄一代”,即放棄戀愛、放棄結婚、放棄生育。經濟拮據是韓國年輕人放棄婚戀的主要原因,許多人承擔不起婚禮和買婚房的開銷,而養孩子還需要準備鉅額的教育費。
此外,韓國還出現了“達觀一代”,即對掙錢毫無興趣,也不求上進,安於現狀的年輕人。
有些年輕人則在沉重的生存壓力下做出了極端的選擇。在上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生的韓國人中,自殺率已從2001年的萬分之4.79上升到2010年的萬分之24.54。(靈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