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國民感情糾葛與領導人會晤
【需要更多交流】
由於任何國家在制定內外政策時都必須考慮民眾的意願,盡快改善中韓與日本民眾間的負面印象,無疑將有助於趨冷的關係慢慢升溫。反過來,穩定的政治關係將有助於消弭公眾對彼此國家的負面印象。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看來,中日國民感情目前已跌到歷史新低。而且,中日之間的僵局,已經從政治層面延伸至經濟領域。
阮宗澤認為,日本政府對內應該花更大力氣應對仇恨言論,集中精力修復與中韓的國民關係,加強文化、教育、經濟交流,這樣在人文和經濟層面上對各方都有利。
井森也&&,出於經貿、文化及人文方面的原因,改善中日國民關係對整個地區來説至關重要。
井森説:“外交關係不僅需要解凍,更需要大幅改善。當國民看到領導人努力改善關係時,各個層面的關係也會因受到鼓舞而得到改善,包括社會層面。”
在談到如何改善國民感情時,井森強調關鍵在安倍。“所有問題都需要安倍來解決,如果安倍能誠心誠意且毫無其他動機地加以解決,日本和鄰國就沒有理由不能恢復以往的友誼。”
阮宗澤還認為,除了對兩國政府關係十分重要的官方交流外,還應該給民間交流足夠的空間,讓民間交流促進政府關係。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民間交往就促進了中日兩國關係的解凍。

圖為2014年12月13日,中日韓三國僧侶在南京舉行“世界和平法會”。新華社記者沈鵬攝)
【緩解關係良機】
即將重啟的中日韓領導人會晤,為緩解日本與中韓關係、繼續推進東北亞合作發展提供了一個良機。
金漢權説:“三方在傳統安全問題以及類似氣候變化、環境問題、核安全和反恐這樣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上的合作有助於將民眾的負面看法轉化為積極看法。”
在阮宗澤看來,“這次會議表明中日關係出現緩和,或者説是趨緩的一小步,也是去年及今年中日領導人兩次會晤後一個積極的信號。”
但他同時指出,“改變國民印象不會立竿見影,因為負面的國民感情累積已久。”他認為,如果政治關係能夠消除僵局,對民間關係有積極的影響。
井森也認為改善國民感情無法一蹴而就,“中日國民要改善關係恐怕需要些時日。” (記者朱俊清、葉珊、張碧弘、劉天、張青,編輯王強,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