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欲深入影視合作共同進軍國際市場
新華網長春9月18日電(記者趙夢卓、張楠)“中韓兩國加強影視合作的目的並不是只想在各自國家成功,而是兩國攜起手來開拓國際市場,這樣我們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委員長金世勳在日前舉辦的2015中韓影視傳媒論壇上説。
近年來,中韓兩國影視合作密切。像中國電影《重返20歲》、《分手合約》等利用了部分韓國的資本和製作,韓國電影《許三觀賣血記》則改編自中國文學作品。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是引進韓國電影最多的國家。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平&&,中韓兩國在文化傳統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影視合作基礎好。“目前兩國走到影視發展新高峰,未來合作將更值得期待。”
原韓國文化産業振興院院長洪相杓説:“2010年之前主要以韓國的電視劇傳播到中國的方式進行交流;2010年以後,韓國綜藝節目在中國得到了熱捧。”
“《我是歌手》被中國引進後,獲得成功,後來《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韓國綜藝節目紛紛落地中國。目前中韓兩國通過合作的方式共同製作綜藝節目,實現了雙贏。”洪相杓説。
金世勳等韓國業內人士&&,與中國加強影視合作是非常必要的。“韓國僅有5000多萬人口,像《辯護人》、《暗殺》等倍受歡迎的影片觀影人次達到1000萬就已經是非常難得了。而中國2014年的觀影人次高達8.3億,這對於韓國來説真是天文數字。”
同時,金世勳認為,韓國的電影市場現在趨近飽和,而中國電影市場還處於上升期,包括屏幕數量、周邊市場等都有巨大的潛力。
吉林動畫學院董事長鄭立國&&,近年來韓國電影産業已經進入世界領先行列, “我們應借鑒韓國人才培養經驗,為中國影視傳媒教育注入國際化理念,破解中國影視傳媒産業的人才困局。”
洪相杓建議,中韓影視合作應聯合製作出大片,出口到美國、歐洲等地。“我們做的不是韓國製造或者是中國製造,而是聯合製造。相信中韓強強聯手也可以創造出不次於好萊塢的優秀作品。”洪相杓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