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模式啟動 全球各地爸媽咋陪娃?
隨着七月的到來,北半球已邁進了“暑假模式”。夏天是充溢着歡樂時光的季節,清爽的海濱沖浪、神秘的森林露營、滿足好奇心的科技探索、説走就走的快樂旅行、舒暢身心的體育運動,這些都是孩子們所期待的;而夏天又是充滿熱辣辣挑戰的季節,沒有那麼長“暑假”的各地家長如何完成孩子們的暑期期待呢?
瑞典
家長:休25個工作日享受家庭時光
孩子:曬太陽才是正經事兒
夏天瑞典日照時間很長,溫度適宜。對於瑞典的孩子來講,長達2個多月的暑假,曬太陽才是正經事兒。根據瑞典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暑假,有80%的孩子都在暑假進行了曬太陽和游泳活動。等到秋季開學的時候,哪位曬得最黑還會被同學誇獎一番。
瑞典的勞動法規定每個人夏季都有權休至少25個工作日,很多瑞典家庭都在風景較好的湖邊或海邊擁有夏季別墅,他們會在那裏曬曬太陽,在附近森林裏散散步。暑期對於瑞典人來説是,享受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政府的活動中心可以幫助父母照顧13歲以下的孩子,瑞典也有專門的網站為16歲以上的孩子提供暑期工作,能賺到零花錢讓孩子們很高興,而孩子能更多地了解社會,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對家長來説也是樂見其成。
芬蘭
家長:“放手”教育 以孩子打工為榮
孩子:離開父母 享受自然 體驗生活
芬蘭夏季美麗卻短暫,五月底的最後一個周六就進入暑假了。在芬蘭暑假孩子並不依賴父母,從七歲開始,兒童就可以離開父母參加集體體驗活動,而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則熱衷於暑期打工。
從七歲開始,兒童就可以跟隨18-20歲的大孩子參加野外營地活動。大小孩子們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整整一週,他們一起吃、住、活動和游戲,即便下暴雨,紮營的活動仍一切照舊。芬蘭的家長認為,參加過活動的孩子適應能力更強,並且隨着年齡增長,一批喜歡營地生活的孩子會成長為有責任心和具有領導力的青年。
15歲是芬蘭學生打工的合法年齡,學校會在社會福利機構的支持下,發給孩子們一張價值300至350歐的暑期打工券。孩子主動&&工作,而不用出錢便可獲得免費勞動力的雇傭公司也樂得為青少年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可謂兩全其美。大多數芬蘭家長對孩子們能找到夏季暑期工非常自豪,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告訴朋友他的孩子找到夏季工作了,而不是孩子考上了哪所好高中或者大學。
英國
家長:全職媽媽陪伴多
孩子:運動才是主題
英國學校一般每年分為三個學期,學期間有近20天到40天不等的假期。
在假期裏奔赴各個俱樂部參加體育活動,是英國中小學生最常見的度假方式。“訓練營”的作息時間基本與上學時一致,九點到下午三點,學生們中午會自帶三明治午餐。而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家長會選擇“託管班”的機構,活動的主題也以體育運動為主,包括橄欖球,足球等。
英國的法律不建議14歲以下的兒童獨自留在家中,而英國很多小學生的母親不工作或者只從事兼職工作,所以公園和公共圖書館裏,隨處可見由母親陪伴的孩子。很多家庭也會請祖父母來照顧孩子,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説,這是最珍貴的親人親密相處時間。
俄羅斯
祖父母“補位”照看孩子
孩子:學習簡單的農活健壯體格
根據俄羅斯法律,17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外出需要家長陪同。同時,法律還規定十八歲以下孩子出境旅游,必須有父母的同意書,並經過文件公證方可。在寒暑假期間,部分家長因工作原因無法照看孩子,會選擇將其送到鄉下或郊外祖父母家。在那裏孩子們和老人們一起學習簡單的農活、種植水果蔬菜的技能,不但能夠養成孩子們愛勞動的習慣,而且還能使他們的體格更健壯。
韓國
家長:注重考試科目補習和特長培訓
孩子:“旅行+打工”合理安排收穫完美假期
韓國中小學生暑假只有短短的一個月。在這期間,他們需要為升學考試做好各方面的準備。考試成績不再是韓國各校招生的唯一標準,名校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如特長、創造力、責任感、奉獻精神等。在這樣大環境下,全女士在暑假一口氣給兒子報了四個補習班,除了數學和英語,還有鋼琴和跆拳道課程。她説:“如今時代不同了,孩子們面臨着巨大的升學壓力,他們必須利用假期加緊補習各大考試科目,同時也不能忽視音樂、體育、美術等特長的培養。” 越來越多的韓國學生開始利用假期時間學習漢語、日語、法語等熱門語言,以在升學和求職就業中佔得優勢。不少韓國家長都選擇在假期將孩子送到國外進行1個月左右的語言學習。
不同於中小學生,韓國大學生們擁有長達兩個月的漫長暑假。很多大學生選擇利用假期旅行,買一張火車周票,只要6萬韓元左右(約人民幣336元),就可以來一趟“説走就走”的火車旅行。另外,因為韓國大學學費高昂,大部分學生都會利用寒暑假做兼職,為自己掙出新學期的學費,減輕父母的負擔。
日本
家長:帶孩子體驗不同民間生活
孩子:學習壓力大選擇“代做家庭作業”
日本小學每年有三次假期:暑假、寒假、春假。暑假一般在7月21日至8月24日。近年來日本選擇暑假出國旅游的人比較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通過旅游增長見識,也有家長&&經常在假期帶孩子去體驗住民宿、體驗不同的民間生活,接觸大自然。但考慮到花費、家長體力等問題,很多家庭並不能完全滿足孩子們的願望。父母們會希望孩子們盡可能跟小夥伴一起玩。日本社會治安相對比較好,家長對孩子外出的擔心不像中國家長那麼大。
在日本雙職工家庭中,假期孩子單獨在家低年級中有34.3%,在高年級中則達到66.3%。一些學校有“學童保育制度”,幫助家長照看孩子,同時提供學習或者玩耍的地方。
日本很多學生學習壓力很大,這也導致 “代做家庭作業”的付費服務項目出現,甚至有人專門成立這類公司,明碼標價,每個問題100日元起,每張問題紙500日元起,每本家庭作業(書)6000日元起。
中國香港
家長:“補習”成為“習慣性”選擇
孩子:轉彎衝刺的“第三學期”開學啦
“(香港補課之風)與內地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香港小學教師許佳介紹,父母工作繁忙,不能時刻陪伴孩子,因此很多小學生只能在課外班度過暑假。“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學生會頻繁上鋼琴、游泳、繪畫等各類興趣班;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開始兼顧知識性補課。”
面對香港本地大學不到20%的升學率,很多中學生和家長將90天的暑假視為轉彎衝刺的“第三學期”,一個中學班級中過半的學生都會利用假期進行學科補習。剛升入中五(相比於內地的高二)的阿鐘一放假就開始了他的“補習生活”。英語科、中文科、化學科、物理科……每週五門課程的補習任務滿滿地排在了他的假期時間表上。
澳大利亞
家長:關注假期安全問題 注重親子陪伴
孩子:快樂教育多實踐
7月當北半球是炎炎夏日的時候,南半球卻溫度適宜。此時澳大利亞也附和北半球過起了“暑假”。“快樂教育”是假期的主要理念,小學生基本上沒有假期作業,對於中學生,學校會佈置一些實踐性強的作業,比如環保觀察、讀書報告、動手拍攝身邊的社會現象等。
根據澳洲法律,家長不能把12歲以下兒童單獨留在家中。所以,很多父母會在孩子放假時休年假,帶孩子一起去旅行。假期學生參加戶外活動,家長都會反復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另外,澳大利亞的家長十分注重親子陪伴。利·馬克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認為,親子可以一起學習新技能、嘗試新體驗,孩子們的成長過程總是轉瞬即逝,即使父母雙方都工作,也應該輪流抽出時間與孩子們共度假期。(趙英梓、楊波、夏雪、盛楚宜、郭曉桐、吳玉潔、樊白靜、徐媛)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