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時政 國際 財經 高層 理論 論壇 思客 信息化 炫空間 軍事 港澳 台灣 圖片 視頻 娛樂 時尚 體育 汽車 科技 食品
韓國頻道
首 頁 內政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社會科技評論娛樂旅游時尚留學圖片TV商務

通訊:一位志願軍老戰士的朝鮮情結

2015年10月29日 08:30:02 來源: 新華網韓國頻道

  新華網平壤10月29日電(記者朱龍川 郭一娜)“我很想念這個地方,這60多年,我總想回來看一看。”89歲高齡的志願軍老戰士劉景林,在朝鮮檜倉郡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舊址前,面朝巍巍青山,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2015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65周年紀念日。由中國民政部部長李立國率領的代表團於24日來到朝鮮參加相關紀念活動。在代表團一行中,一位身着軍裝,須發皆白卻又神采奕奕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志願軍老戰士劉景林。

  劉景林出生於1926年,1950年至1952年期間在中國人民志願軍64軍190師任通訊參謀。1952年回國後,他就再也沒有到過朝鮮。60多年來,老人因為戰鬥中的英雄事跡獲得了許多榮譽,他也一直投身公益事業和少年兒童的歷史教育工作。他始終唸唸不忘的,是能夠再次回到朝鮮大地,看看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祭奠沒能魂歸故土的戰友。

  此次在朝期間,劉景林隨民政部代表團一起參謁了平壤友誼塔,翻閱了烈士名錄,並前往位於開城、安州和檜倉郡等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紀念設施進行祭掃。上一次來到朝鮮還是20多歲的熱血青年,再次踏上故地已是耄耋老人。昔日戰友長眠的地方勾起戰火中的記憶,劉景林不止一次熱淚盈眶。他向烈士墓獻花灑酒,端端正正地敬軍禮,寄託一份遲到了60餘年的哀思。

  劉景林一直保存着一塊用油布包着的炮彈彈片,那是60多年前從他的右臂上取下的。在檜倉,他向記者講述了當年負傷的經過。

  劉景林隨部隊進入朝鮮之後,參加了當時的第五次戰役,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突破朝鮮臨津江,並進一步攻下前方陣地。突破臨津江之後,劉景林在鬥堡裏東山上的指揮所向上級匯報戰鬥情況時,突然遭到了敵軍的襲擊。

  “連着幾發炮彈打過來,七、八個人中彈倒在地上。當時好像什麼東西一下子把我推倒似的,我馬上意識到自己負傷了。”劉景林説。一塊炮彈片穿透大衣、棉襖、軍衣、毛衣等七層衣料貫穿了他的右臂,留下了永遠的傷疤。而和他同村的親屬、戰友從此長眠在異國他鄉。

  劉景林説,犧牲的戰士們都是20多歲,大多沒有成家,而他自己能夠擁有幸福的家庭和孝順的兒女,十分幸運。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戰士與勤勞勇敢的朝鮮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劉景林始終記得那些抬擔架、搶救傷員、為志願軍戰士送食物的朝鮮老百姓。在他養傷期間,朝鮮民眾搶着幫他清洗沾滿鮮血和泥土的衣物。

  重新踏上朝鮮土地,了卻了老人60多年的心願。“和平來得不容易,這是無數的先烈流血犧牲換來的。一定要掌握好和平的大方向,維護和平。”這是老戰士劉景林最樸素的心願。

 

推薦閱讀:

朝鮮隆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65周年[高清]

解惑 | 朝鮮為何更改標準時?

半世分離終相見:朝鮮半島離散家屬的故事(圖)

【糾錯】 [責任編輯: 田明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20071370000000000000011103461347609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