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最高”的中韓FTA 能帶來啥?
核心提示:
中韓兩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近年來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已進入全面、深入發展的“快車道”。中韓同為世界重要經濟體,兩國互為重要經貿合作夥伴。近年來,中韓經貿合作發展迅猛,碩果纍纍,已經成為中韓關係發展的“壓艙石”和“推進器”,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韓國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國。目前雙方相互累計投資已接近700億美元,中國是韓國第二大海外投資對象國,韓國是中國第三大外資來源國。今年6月1日,歷時十年之久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正式簽訂,為中韓兩國日後的經貿發展注入“強心劑”,目前,雙方正在各自履行國內審核程序,力爭使中韓自貿協定早日生效。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對韓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在首爾舉行的第六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經貿合作是中韓雙邊關係發展的亮點和強勢環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説。他認為,李克強總理此次韓國之行,將推動今年6月正式簽署的中韓自貿協定年內生效。生效後的中韓FTA對中韓兩國有何影響?是否會帶動整個東亞地區的自貿協定談判?又會給普通老百姓帶來什麼實惠呢?

6月1日,在韓國首爾,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左)和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尹相直在簽署儀式上合影。新華社記者姚琪琳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