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江南糧倉”的答卷
2023-01-31 09:17:23 來源: 江西日報
關注新華網
圖集

  原標題:糧食産量連續十年超430億斤,農業總産值首破4000億元大關——大旱之年,“江南糧倉”的答卷

  春節前夕,在安義縣鼎湖鎮,種糧大戶淩繼河帶著721萬元現金,和農戶一起共用豐收的喜悅。

  “這700多萬元獎金是用來獎勵超産的,2022年發放的獎金總額比2021年多出200多萬元。”淩繼河説,雖然去年我省遭遇歷史罕見旱情,但他依然實現豐收。

  淩繼河把豐收歸功于江西對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深入實施。

  “全省高標準農田抗旱保灌能力突出,總體灌溉保障率達97%以上,為我省糧食穩産增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省農業農村産業發展服務中心農田建管處處長陳衛軍説,我省始終把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作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首要目標,並早在2017年就將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提升至3000元/畝,走在全國前列。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標準農田2624.11萬畝,佔我省耕地面積的64.5%。

  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高標準農田為農業現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我省全力補充全程機械化過程中的育秧短板,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功能。截至去年底,我省已建成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70個,累計服務帶動小農戶6680戶;建成水稻機械化育秧中心315個,單季育秧能力達145萬畝。

  農田高標準了,種糧農民的理念也悄然變化。走進贛鄱沃野,無人機、智慧農場等新名詞接踵而至,江西農民“慧”種田成為新時尚。據農業農村部門資訊,我省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總體水準位居全國第六位。

  科技助力,讓農業生産更便利。給力的政策,讓廣大農戶看到了黨委政府對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的高度重視——

  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傳導鮮明的抓糧穩糧信號,全省形成方向明確、政策落實、爭先創優的糧食生産工作格局。

  全省提前下達各類支糧助糧資金76.3億元,先後緊急下達三批次合計14.9億元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全力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農業農村部門在春耕備耕、收種雙搶、抗旱救災等關鍵時間節點,對全部涉農縣(市、區)開展駐點指導服務,確保糧食生産政策、資金、技術等關鍵措施落實到位。

  我省及時啟動農業抗旱應急響應,定期調度抗旱救災情況,千方百計保障中晚稻生産用水,盡最大努力降低災害損失。

  盡管去年秋糧産量受旱情影響而減産,但全省糧食播種面積5664.5萬畝,比上一年增長0.1%;全省糧食總産量430.4億斤,連續10年穩定在430億斤以上;全省農業總産值增長4.3%,總量首次突破4000億元。有著“江南糧倉”美譽的江西,在大旱之年上交了一份亮麗答卷。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我省將持續鞏固糧食主産區地位,壓緊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在全力抓好穩産保供的基礎上,全力做好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兩項工作,全力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樣板之地。(記者 李耀文)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曉震
載入更多
新年演講|在一起,比金牌更閃耀
新年演講|在一起,比金牌更閃耀
南鐵迎來返程客流高峰
南鐵迎來返程客流高峰
新年演講|每一秒,都在積蓄成長的力量
新年演講|每一秒,都在積蓄成長的力量
絢爛煙花送祝福
絢爛煙花送祝福
0100702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2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