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職業農民和科研人員增收細則有望加速出臺
2018-05-31 作者: 記者 王文博 班娟娟/北京報道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此前制定的2018年收入分配20項重點工作正在密集落地,包括深化城鄉居民增收試點、完善技術工人激勵政策等。此外,“擴中”仍是當前收入分配改革的重點,圍繞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著力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的目標,專家預計,職業農民和科研人員增收細則有望加速出臺。

  今年以來,重點群體增收計劃加快推進。“《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已經出臺並落地。此次明確提出增加農民收入,而根據此前重點群體增收試點情況看,新型職業農民的試點也比較成熟了。”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長萬海遠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下一步政策側重點會在職業農民上,重點提高農民這個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準。

  專家表示,提高農民等低收入群體也是“擴中”的關鍵所在。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穗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重點之一。要依托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基礎作用,深化包括人力資本創新、農業經營制度和農村産權制度等多方面改革,建立起有利于農民增收的制度環境和內生機制。要進一步促進農民就業創業,理順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探索完善農産品價格支援等,強化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使其形成穩定的增收來源。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經濟學副教授黨印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經濟增長的三要素勞動、資本和技術中,科研人員同時兼具勞動和技術兩種要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加強對科研人員的激勵十分必要。

  此外,按照今年收入分配重點工作安排,稅收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也將協同推進,促進擴大並穩定中等收入群體。“在政策方面,個人所得稅制等直接稅會重點從個體直接代扣代繳轉向家庭費用和贍養負擔的合理扣除,從單次轉向綜合計徵收,從鼓勵合理勞動收入轉向調節過高資本性收入等方面。”萬海遠説。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數字智慧長三角正在崛起

數字智慧長三角正在崛起

從“互聯網”到“智聯網”,數據互動和共用正不斷深化,一個長三角智慧矩陣正呼之欲出。

·商業航太風口漸近 民營企業“掘金”太空

泰達航母:旅遊國企創新求變

泰達航母:旅遊國企創新求變

在競爭趨于白熱化的國內主題公園市場,泰達航母如何做到年均超20%的增長?

·國資委首次發布央企工業文化遺産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