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參調查丨關鍵技術有突破 自主創新仍存難——部分重點領域企業自主研發調查
2023-01-03 21:31:03 來源: 經濟參考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圖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基礎研究,突出原創,鼓勵自由探索。

  記者近期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黑龍江的部分企業調研發現,一些事關能源安全、産業安全的央企依托深厚的科技創新實力,在不少關鍵領域破解了“卡脖子”難題,節省了大量成本。但受科研投入吃緊、高端人才不足等影響,一些企業進行自主研發和原始創新的壓力仍然較大。

  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屢填國內空白

  嚴冬的東北松嫩平原,一處高聳的井架下,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隊員正操作鑽機,打向數千米深的地下。2022年油田攻克了2.0版表面活性劑核心技術,預計可提高採收率3%以上。大慶油田瞄準打造“石油科技王國”,迄今3次問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累計取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百余項。

大慶油田第一採油廠員工在保障油井冬季安全生産。馬克 攝

  總體上具有較高的技術水準,完成過國家很多重點工程和任務,研發的重大技術裝備屢屢填補國內空白——記者採訪的企業有此共同特點。近年來,這些企業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市場需求,加快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模式向以自主創新為主的模式轉型。

  堅持自主創新,意味著要在“從0到1”的“播種子”環節開始,通過持續投入夯實科技創新根基。“我們正在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覃大清説。作為我國最早組建的船舶動力裝置、電力驅動設備研制基地,哈電集團2021年在白鶴灘水電站項目中攻克世界性技術壁壘,讓水電裝備制造進入百萬千瓦機組“無人區”。近年來無論處于發展黃金期,還是行業形勢低迷時,哈電都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十三五”時期累計科技投入達70多億元。

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水電分廠,工人在球閥上作業。記者 強勇 攝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累計填補國內工業産品技術空白400多項。公司技術中心總經理聶義宏説,一重不斷把科研力量投入到被國外壟斷或國內技術尚不成熟的領域,近年來完成國家示范工程“CAP1400”和“華龍一號”核反應爐壓力容器制造任務,實現我國三代核電核島一回路主設備及常規島主要大型鍛件全部國産化。據統計,一重通過自主創新為下遊企業節省資金超過1000億元。

  堅持自主創新很少有捷徑可走,沒有十年如一日的一遍遍試驗分析、數據積累很難成功。在被譽為“中國鋁鎂加工業的搖籃”的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國産大飛機機翼板材正在趕制。70年來,公司所産鋁合金材料成功裝備國産第一架飛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等,改寫了我國同類材料依賴進口的歷史。“基礎性越強的科研領域,研發難度越大,只能靠自己老老實實去做,要坐得住冷板凳。”公司副總工程師徐濤説。

  堅持自主創新尤需心無旁騖做好主業。主導了我國鐵路貨車迄今4次大升級換代的中車齊車集團齊車公司,近年來突破北美、歐洲市場壁壘,秘訣正是專注于主業自主創新。由于擁有了自主智慧財産權,公司開拓海外市場不斷取得新進展,産品已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提高自主研發能力面臨多重掣肘

  在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真正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買不來,也換不來。由于我國高端制造業起步較晚,基礎相對薄弱,一些關鍵設備鑄造件高溫材料和絕緣材料、核電自動控制係統等核心技術、工藝、材料仍受制于人,企業提高自主研發能力還面臨多重壓力。

  首先是中低端市場産能過剩、高端産品受國外價格戰衝擊,企業科研投入壓力較大。多位受訪者介紹,一些重型裝備制造業産業集中度低,中低端市場存在小而散情況,研制能力分散,産業鏈條交叉多,生産能力遠大于市場需求,激烈的競爭與低價競銷造成産品價格持續下滑,影響企業利潤和科研投入。在高端市場,一些打破國外壟斷的關鍵設備投入市場後,有的跨國公司馬上調低價格,甚至不求賺錢,利用成熟的銷售網絡控制客戶。

  高端人才需求也存在缺口,發展後勁有隱憂。穩定且高品質的人才隊伍是企業強化自主創新和基礎研究能力的關鍵。但是近年來,部分關鍵領域企業受到人才流失困擾,並在社會招聘頂尖和領軍人才、校園招聘國內工科頂級名校畢業生方面遭遇困難。薪酬待遇、地域氣候日益成為人才考慮最多的兩大因素。一位企業人士介紹,過去幾年間他們流失的員工中,逾70%是科技人員。

  此外,成本高企和價格不振形成了較大“剪刀差”,持續擠壓盈利空間。近年來,原材料及能源價格上漲正普遍推高裝備制造企業的生産經營成本。有受訪企業表示,其所需主要原材料價格出現了較大波動,2022年以來的漲幅就接近30%,對煉鋼和冶金成套項目生産成本影響很大。雖然部分産品價格有所上升,但主要産品價格增幅遠低于成本價格增幅。

  多舉措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應推動行業整合化解過剩産能,增強對科技創新的支撐力。哈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于龍等人表示,對于行業內重復建設、內耗等問題,建議加快行業整合進程,淘汰落後産能,推動産業集約化、高端化發展,做強做優做大裝備制造業。

  東北裝備制造業的基礎好,具有相對完備的承擔國家重大科研攻關項目的工作組織體係和成熟經驗。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佔斌等人認為,應加強重大産業布局和重要科技創新平臺在東北的落地,發揮東北科技資源富集的優勢,吸引集聚高端人才,進一步提升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基礎材料研發制造能力。

  一些企業負責人建議,加快推廣把科技創新重大項目突破列入央企業績考核范圍,把科研投入視同利潤進行考核,讓企業在經費安排上更多傾斜于科技研發。同時,對企業被認定原始創新的重大項目,減免一定稅收,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業內人士表示,各地政府可根據實際設立一些裝備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引導金融機構、社會資本支援企業研發。專項資金可重點支援裝備制造重點技術的原始創新及産業化項目以及對高端研發人才的激勵投入等。(記者 劉偉 管建濤 強勇)

+1
責任編輯: 董雲竹 才萌
假期港口運輸忙
假期港口運輸忙
冰封黃河
冰封黃河
哈爾濱:松花江畔搭起18米高大雪人
哈爾濱:松花江畔搭起18米高大雪人
湖北保康:高山雲海美如畫
湖北保康:高山雲海美如畫
0100703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8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