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1月2日電(記者梁冬)一家國有企業何以能在市場的起起落落中堅守裝備制造行業70年,填補了50多項國內行業空白?10月28日,哈爾濱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哈空調”)黨委書記、董事長田大鵬做客“珠江路35號”企業家沙龍,與嘉賓們分享哈空調的發展歷程,他表示,作為我國空冷行業唯一一家國有上市公司,哈空調始終堅守主業,在鞏固與傳承公司原有的石化、電站配套設備行業優勢的基礎上,通過改革創新,激發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不斷拓展新的産業和行業市場領域,形成新的産業鏈和利潤增長點,加快實現企業快速發展,為做強做優做大奠定堅實基礎。
70年堅守 填補50多項國內空白
“1952年建廠以來,哈空調在我國空冷行業從無到有、從有到新的建設徵途上創造過無數驕人業績,填補了50多項國內空白,被譽為‘中國空冷器的搖籃’,‘四季牌’的品牌影響力在我國空冷及相關配套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田大鵬説。
哈空調是隸屬于哈爾濱工業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哈工投”)的二級企業,是黑龍江省專精特新企業。産品廣泛應用于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等企業及其下屬煉油廠的千萬噸煉化一體化和百萬噸乙烯工程等重點項目、示范項目。
尤其在電站空冷領域,哈空調擁有“國家級能源電站空冷係統研發中心”。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現有人員102 人,特級專家1人,高級專家4人,技術帶頭人4人,形成了由帶頭人、後備帶頭人、第三梯隊成員和其他成員組成的梯隊結構。研發團隊能夠獨立完成直接空冷係統、間接空冷係統的設計,擁有獨立的自主智慧財産權。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哈空調依靠企業多年的技術積累開始涉足核電空調設備的研制。1995年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大型核級空氣處理機,産品首次出口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為國家填補了空白,企業確立了在國內核空調行業的領先地位。之後陸續為秦山核電、臺山核電(EPR)、三門核電和海陽核電等項目交付核電空調産品,積累了寶貴的設計經驗和制造經驗,為今後參與核小堆項目供貨奠定了堅實基礎。
田大鵬説,歷經70年接續傳承,哈空調始終秉持自主創新的立企強企理念,專于研發,精于制造,始終保持企業活力強勁,發展動力十足。
變中求進 改革釋放新活力
“哈空調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面對發展瓶頸,空調人始終拿起改革創新的武器,強化改革創新的思維,把改革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源動力’”,田大鵬説。
在2012年至2018年間,哈空調主導産品市場嚴重萎縮,企業生産經營嚴重滑坡,面臨退市風險。為此,哈空調以“三項制度”改革為切入點,快速重置適應企業發展的新架構,通過建立“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員工收入能高能低”等新機制,激勵企業員工提高自身能力,為企業創造價值,使企業內生動力和職工素質雙提升。
幾年來,公司通過“三項制度”改革,將部門由31個縮減到20個,形成了“三個中心兩個部門”的新格局,實現了扁平化高效管理。原有57名中層幹部減員27人,減幅47%;引入中層幹部考核及年度末位淘汰制度,先後有7名中層幹部被免職、降職,對原來657名正式員工進行全員選崗競聘,共減員223人,減幅達34%。企業實現“瘦身健體、輕裝上陣”。
2022年,公司繼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進行了新一輪幹部崗位競聘,在深化企業幹部制度改革方面,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施展才華的舞臺,一批“90後”走上中層管理者崗位;通過分配制度改革,改變了過去幹多幹少一個樣的局面,拉開了收入距離,激發了員工工作積極性。
田大鵬説,從2018年主營業務實現扭虧為盈開始,盡管受疫情、原材料漲價、限電等諸多影響,企業各項經營指標仍連續實現逆勢增長,體現出了強大的發展動能。2021年,企業實現總收入10.5億元、産值10.6億元、利潤總額6092萬元。
“三個拓展”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田大鵬説,目前哈空調的産業發展方向和目標是在立足主業、做強主業的基礎上,拓展清潔能源市場,實現産業轉型升級,做到“三個拓展”:由原有的石化、電站配套設備行業,向裝備制造、軌道交通、礦山機械、農業機械、新能源配套裝備、環保産業拓展;從空冷器制造向換熱行業拓展,主要向鋼鐵行業、冶金行業、多晶硅行業、海洋能源行業、建築(大樓熱泵換熱技術)等産品配套新領域邁進;由産業鏈向上下遊拓展,利用上市公司融資優勢,在上下遊的優勢互補企業中尋找機會,強鏈補鏈。具體實施體現在6個方面:
一是積極介入哈爾濱市政府核小堆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推廣項目;二是中日合資哈爾濱富山川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經營已經步入正軌;三是強化産學研合作。哈空調與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聯合開展了“低碳能源與節能裝備聯合實驗室”項目。與哈工大機電工程學院合作開展了“面向電子束焊接品質的相控陣超聲檢測技術和自動化檢測裝備的研發”項目;四是推動産業鏈延伸融合。2022年8月,哈空調與儀徵市永輝散熱管制造有限公司的股權投資正式簽約,收購其65%的股權;五是全面升級關鍵設備。哈空調正在採購間冷管束制造生産線、鈍化自動化生産線、鐳射數控切割、數控龍門鏜銑加工中心、雙面臥式數控鑽床等12項設備,加速企業生産設備升級換代;六是持續推進産品數字化,開展制造工藝數字化轉型工作。公司MES項目平臺的建立,空冷設備數字化示范車間的建成,將極大推動公司制造能力全面升級,智能制造得以如期實現。
田大鵬表示,在國家實施“雙碳”戰略背景下,哈空調還將在氫能、光能、風能、海洋能及儲能等清潔能源領域進行戰略布局,有效利用上市公司融資平臺,尋求與新型能源領域名列前茅的企業合作機會。積極發揮哈工投、哈空調高效的管理體系、優質的行銷資源和先進的設計制造能力等方面優勢,匯聚空冷産品、環保産品、高新技術産品,依托工投集團五大産業發展平臺,積極介入龍江軌道交通體係“空中列車”建設、制造的全過程,開拓新的主營方向。經過扎實有效地市場化、資本化運營,哈空調有信心完成既定規劃,並向著把企業打造成為“産品一流、業績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的國際一流空冷裝備制造商”這一目標邁進。(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