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1月2日電(記者梁冬)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黑龍江省國有企業如何在東北振興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如何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中實現高質量發展?10月28日,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杜丹麗做客“珠江路35號”企業家沙龍,圍繞“發揮國企振興龍江的主力軍作用”與嘉賓們交流,她提出,國有企業作為黑龍江省最寶貴的“家底”,是實體經濟的“支柱”,肩負着振興龍江的重任。站在數字産業經濟的發力時代,黑龍江的國有企業要通過數字化賦能,全面提升創新能力、發展動能和核心競爭力,打造有韌性的龍江經濟發展的産業鏈供應鏈。
杜丹麗説,黑龍江支柱性企業大部分為國有企業,而國企作為國家參與運營的企業,其本身具有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作為振興龍江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責無旁貸。發揮國企的龍頭引領作用,要“有活力、有影響力、有帶動力,‘以大帶小’將其資源稟賦和要素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拓展輻射到全産業鏈,暢通産業鏈循環。”
杜丹麗同時提出,要實現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也要發揮好政府的引導作用,通過提升政府服務功能,引導各類要素合理地向産業領域集聚,大力培育産業化龍頭企業,推動企業轉方式調結構,以産業變革賦能企業發展;通過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龍江産業配套數字化服務製造業、現代農業等産業發展的金融、電商、物流、諮詢等生産性服務業發展,引導企業構建完善的産業鏈供應鏈。
杜丹麗&&,黑龍江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發展的先行軍,傳統工業基礎夯實、高等院校、研究所集中、人口工業素質高。黑龍江省在農業、工業、旅游及服務業等多個行業領域積澱深厚,形成了自身的發展特點和優勢:以中國一重、哈電集團為代表的一大批國有大型骨幹企業通過加強自主創新,成為國家技術儲備的先行者;作為國家的糧倉,黑龍江擁有着廣袤的土地和優質的農産品;黑龍江還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有冰城哈爾濱、牡丹江雪鄉等旅游勝地,擁有“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中國黑龍江國際滑雪節”等文化旅游節慶。黑龍江的國有企業可發揮這些資源優勢,積極探索以多元混合模式拉長國有企業的産業鏈,增強産業競爭力,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
杜丹麗認為,國有企業在深入推進自身轉型升級的同時,可以通過其製造能力以及産業鏈供應鏈能力帶動、支持更多的中小企業進入産業配套體系,成為“隱形冠軍”,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的局面,以此促進形成龍江強大的産業鏈供應鏈,增強抗風險能力。具體可在三個方面發力:
一、加快形成高科技特色産業集群。如在發展半導體芯片方面,黑龍江有很好的基礎,應進一步發揮優勢,以服務生態創新發展為主線,構建集技術創新、設備製造和市場應用於一體、示範效果明顯的産業體系,建成國內一流的芯片技術研發基地、製造基地和應用示範基地,拉動配套的産業鏈條落地。
二、延長軍工産業鏈,促進軍工技術在民用領域的溢出與應用,促進軍工單位高質量發展。支持軍工單位發揮好自身的比較優勢,利用好現有的産業基礎,選擇軍民品結構相似、技術相通、工藝相近的産業,大力發展民用産品,形成核心民品産業鏈。
三、大力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營造農業發展新優勢。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打造全國數字農業示範區、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區,大力發展高品質、高附加值農産品,做優綠色有機農産品品牌。以國有企業為龍頭,打造産業鏈供應鏈,豐富、深化農産品深加工,對接農業高等院校,助力農業外延式發展。同時,發揮本土電商和跨境電商的作用,鞏固提升對俄地區合作,重點建設對俄跨境合作示範區和經貿示範區,不斷拓展雙向加工貿易與互動對接,拉動對俄加工貿易的長效增長。
杜丹麗説,國有企業是龍江發展的“壓艙石”,要擔起“穩鏈”重任,發揮産業鏈“鏈主”、産業聯盟“盟主”的帶動作用,推動上下游相互配套,打通創新鏈、産業鏈、供應鏈,構建有規模、有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集群,彰顯國企振興龍江主力軍的作用,為全面全方位振興龍江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