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三分種、七分管。在北大荒集團綠油油的農田裏,新機械、新技術扎堆亮相。“田管家”在田間精準服務,成為今年農業夏管工作中最搶眼的風景。在中耕深松、施藥滅草、追肥化控、病蟲害防治等環節上,信息化、智能化等新科技的加持,推動了良田良種良法和農機農技農藝的深度融合,為年底豐産豐收的目標增添了滿滿的底氣。
近日,記者從北大荒集團農業發展部了解到,截至目前,北大荒集團各類作物長勢良好,糧食作物一類苗面積佔97.4%。
農技人員查看八五五農場有限公司二區10作業站水稻生長情況。於爽 攝
糧食作物超擴種指標100余萬畝
北大荒集團2022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4500余萬畝,超出省政府下達的擴種指標100余萬畝。
北大荒集團立足於“早”字,做到“種子落地,管理跟上”,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因地因苗制宜,開展技術指導,幫助農戶落實好關鍵技術。在旱田,及時進行中耕作業,實現放寒增溫,促苗生長,消滅雜草。在水田,實施淺水灌溉,提高水溫、泥溫,促進分蘗,並及時追施分蘗肥。截至目前,玉米一類苗面積佔97.3%,大豆一類苗面積佔97.4%,水稻一類苗面積佔97.5%,為“十九連豐”夯實了基礎。
北大荒集團印發了《農業防災減災預案》,制定了《四大作物病蟲害防控技術指導意見》,落實落細防災減災措施,同時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溝通協作,適時發布預警信息。積極開展重大病蟲監測預警,積極推廣化肥減量增效、農藥減量增效技術及綠色農藥替代傳統化學農藥、有機肥替代化肥,確保農業生産綠色、安全。
八五七農場有限公司水稻航化作業。李鳳婷 攝
新機械新技術點亮田間夏管
今年夏管中,紅興隆分公司通過信息化、智能化等新科技的加持,推動了良田良種良法、農機農技農藝的深度融合。
連日來,在曙光農場有限公司第二管理區,安裝了北斗探針的智能噴藥機正在進行夏管作業。據了解,在連接北斗衛星信號後,這款探針可提供20厘米精度的定位信息,相比普通GPS定位5米以上的信息誤差,能夠讓農機在坡耕地作業時擁有更精確的作業速率和行動軌跡。
今年,曙光農場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實施戰略合作,在510畝坡耕地上開展等高種植技術試驗示範。據專家介紹,通過坡耕地水肥運移規律試驗,可平衡不同坡位水分和養分含量,減少肥料投入,同時提高5%的作物産量。
眼下正值水稻分蘗的關鍵時期,為了提高噴藥精度,今年八五三農場有限公司第十二管理區種植戶史海泉,在噴藥無人機上安裝了防風噴頭,噴出的霧滴變成霧泡,落在葉面上進行二次霧化,不但藥效得以充分吸收,還可以節省5%的藥量,在工作強度和管理成本上實現“雙減”。
在八五三農場第十一管理區種植戶孟康家的水稻田裏,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人員正在安裝振頻式殺蟲燈和誘捕器。孟康説:“我這500畝地每年都安裝這種誘捕器,減少噴藥量不説,還保證了糧食品質。”
在友誼農場第五管理區第二作業站,種植戶孫家喜高興地説:“我家種了150畝水稻,這才兩個半小時就解決了往年需要3個人2到3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投入科技資金3.53億元、裝備智能化農機設備6327&、示範推廣智慧農業、玉米穗下節間化控等28項新型農業技術……一系列新式智能化農業機械與實用技術紛紛登場。科技的高效運用推動着紅興隆分公司駛向精準化、集約化、規模化、高效化的農業發展快車道。
雲山農場有限公司農技人員指導農戶科學夏管。 李會 蔣焱 攝
“田管家”精準服務助力服務夏管
今年,牡丹江分公司慶豐農場有限公司與虎林市東城鎮、新樂鄉等地簽署了土地全程託管服務合同。科技人員在一線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支持,被親切地稱為“田管家”。
虎林市珍寶島鄉寶豐村農民靳瑞説:“今年種地特別省心,全程植保都由慶豐農場提供服務,無人機植保更是精準省力,而且農資統供也省錢,我種植的930畝地能省2000多元。”
據介紹,慶豐農場有限公司逐步推進農産品收購、倉儲、銷售等全鏈條服務,構建“供、管、服”全過程專業化服務體系,以墾地合作共建為抓手,推進“雙控一服務”模式精準落地,以先進的種植模式和技術增強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促進農民增産增收,推動現代農業區域經濟一體化。
連日來,八五〇農場有限公司組織機械力量,對玉米種植地塊進行深松放寒作業,派出農技人員科學指導種植戶防蟲滅草。農業發展部副部長宋方傑説:“我們根據苗情、草情、墑情開展科學防控,對部分苗小、苗弱的玉米地塊,結合鏟蹚及早追肥,同時,中耕機全部安裝護苗器,深松深度達到32厘米以上,初步實現了玉米夏管 ‘一條龍’作業。”
今年,牡丹江分公司成立10支夏管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送政策、送服務、送科技。他們與農戶結成服務對子,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以點帶面輻射指導農戶,科學、及時、精準地進行水稻防病健身,確保水稻健康生長,創造更多收益。(記者 姜斌 劉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