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地方,時間有不同的節奏。在傲古雅咖啡館的此處,主理人朱姐姐做好一份新的戚風蛋糕,把它上架小程序,在朋友圈告訴大家,“整理好心情,今天‘線上’出發吧”。在餓了麼送餐中央大街站的彼處,外賣小哥快速地接單、騎車、送貨“火熱三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哈市部分商業,在人們的努力下,正在經歷着極速“轉型”。

麻辣燙店開發“生包”産品
“藍騎士”生鮮、超市訂單送到“爆”
“這兩包分別是20多種蔬菜!另外兩包是麻辣燙湯料,煮一下就行!”麻辣燙店老闆娘每句話都帶着驚嘆號,“着急!”她説,都等着吃呢。
為了應對個別小區封閉帶來的送餐不便問題,哈市一些餐飲店開始想辦法,將新鮮蔬菜、肉丸、麵條打包,並單獨搭配麻辣燙料包的“生包”,只需要將料包煮好然後放入菜包煮就可以。既能保證口味,還能避免麻辣燙在運送過程中影響口味。“現在外賣只能送到門口,顧客還要下樓去取,一來一回,增加了運輸時間也影響口味。我們開始賣‘生包’以後,一些老顧客一次買三四份麻辣燙‘生包’,在家能吃幾天。”經營麻辣燙的趙先生&&近期“生包”銷量一直在增加。
5日下午,藍騎士小劉送了近40單外賣,跟平時比要多了近10單。小劉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很多人開始通過外賣平台訂購日用品、生鮮水果、蔬菜。有些顧客的訂單裏還包括水、飲料和啤酒。餓了麼道外北新街站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最近幾天的訂單看,生鮮店和超市訂單增長最快,就這個站點看,增長量在40%左右。店主們都開始琢磨着怎麼樣高效包裝,避免蔬菜、水果在運輸中被凍。
隨着訂單量增多,為確保顧客和騎手安全,騎手站配備消毒設備,定時為騎手和餐箱消毒,每天還要定時為騎手測體溫。
農批市場開通“線上”下單服務
線下無接觸配送生活物資
“女士,您好,您要的幾袋蔬菜已經送到小區門口了,麻煩您下樓自提。”5日中午,王女士在哈達農貿市場的“線上”渠道購買了一些蔬菜,不到兩個小時就送貨到位。
記者採訪了解到,哈達友誼農貿市場在疫情期間開通了線上下單服務,最多時一天同城配送200單左右,解決哈市200個家庭的“吃喝需求”。
哈達友誼農貿市場總經理張文超告訴記者:“哈達優選友誼直營店是依託於哈達友誼市場開通的,貨源充足,價格平穩,價格和線下一致。考慮到疫情期間市民採購不便,市場特別擴展了可配送食品的類別,目前,市民可下單購買水果、蔬菜、海鮮、肉蛋奶,比較齊全。”為加快配送速度及提升服務質量,哈達友誼市場組建了30人自配送團隊,並與第三方配送平台合作,以保證日均200個訂單的配送時效。
“先前在線下消費過的顧客,工作人員都會引導他們添加哈達優選友誼直營店的微信,看到市民很信任我們的平台,我們內心充滿感激,接下來我們會更加努力,服務好每一個訂單。”張文超説,也希望市民朋友們理性下單採購,哈達農貿市場將持續做好保供應工作。(記者 李木雙 陳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