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篤行勇爭先——貴陽貴安飽蘸筆墨描繪“強省會”新圖景-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奮楫篤行勇爭先——貴陽貴安飽蘸筆墨描繪“強省會”新圖景

2023-11-02 10:00:26  來源:貴州日報

  貴陽金融城一角。 (貴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10月27日,貴安新區。

  寧德時代(貴州)新能源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産制造基地一期項目正式投産。作為寧德時代全球13個電池生産制造基地之一,貴州基地先進的生産線自動化率達95%,在投料到成品産出的周期內,可實現1秒産出一個電芯、2.5分鐘生産一個電池包的速度。

  10月26日,貴陽國際陸港都拉營站。

  一列裝載108個標箱的貴州中歐班列緩緩駛出,開往俄羅斯埃列克特羅烏格利市。這是今年從該站發出的第23列中歐班列,已累計發出2528個標準集裝箱。

  引進來,走出去。比翼齊飛的雙向互動,見證著自信奮發、闊步向前的貴陽貴安。

  首位度更高、影響力更大、生態性更強、幸福感更足。緊緊圍繞這一總體目標,今年以來,貴陽貴安堅持敢幹、實幹、快幹、會幹,深入實施“強省會”行動。前三季度,貴陽貴安完成地區生産總值3581.95億元,同比增長6.4%。貴陽貴安用堅實腳步,繪就一幅“強省會”新圖景。

  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胡忠雄表示,貴陽貴安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堅持規劃為先、功能為重、産業為要、民生為本,深入實施“強省會”行動,做全省高品質發展的“排頭兵”、現代化建設的“領頭羊”,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新篇章作出省會貢獻。

  規劃為先:科學優化布局,打開格局定位,拉開發展空間

  走進貴陽國際陸港,數百個集裝箱分列在鐵軌兩側作業區,遠處,工人們正在進行吊裝作業。

  自2021年11月18日整列中歐班列首發以來,貴陽國際陸港已開行中歐班列61列,發送貨物4.6萬噸。今年1至10月,累計開行中歐班列23列、中亞班列1列、黔粵班列62列。

  打通對內對外東西南北開放通道,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貴陽貴安不斷補齊國際物流運輸短板,激發新的增長動力。

  著手微觀,著眼宏觀。

  今年8月底,中共貴陽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要堅定“貴州省省會,黔中城市群核心;全國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文明城市、旅遊名城和中國數谷”的城市定位。

  清晰的城市定位,更加彰顯貴陽貴安生態文明、數字創新、內陸開放、旅遊集散等功能。

  今年以來,貴陽貴安深化完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將城市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為“一核三心多組團”——

  以阿哈湖創新綠核為核,以南明雲岩、觀山湖白雲、貴安清鎮為三中心,以高新、綜保、烏當、雙龍、花溪、經開等多個城鎮組團,全面提升城市綜合能級。

  同時,統籌抓好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加強重點區域的城市設計,強化對城市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等方面的規劃和管控。

  今年國慶假期前,79歲的孫婆婆搬回了南明區南橫街188號院落三單元301號房。改造後煥然一新的小區環境,讓老住戶們再也坐不住,紛紛搬回小區居住。

  “原來環境差,現在到處清清爽爽、幹幹凈凈。”記者在院落小廣場遇到居民李登貴時,他剛從南明河邊散步回來。電線“蜘蛛網”消失了、小區外墻幹凈了、窗戶嶄新明亮……已在此居住21年的老李和記者細數著小區新變化,臉上蕩漾著滿滿的幸福感。

  從空中鳥瞰,全長667米,由曹狀元街、南橫街、護國路組成的曹狀元街區,三條小街巷串聯起中華南路、文昌南路和都司高架橋路等主幹道,激活了整片街區的旅遊功能和城市活力,是城市規劃精準實施到每條街區、每個項目、每棟建築的有力例證。

  功能為重:完善設施服務,築好引鳳之巢,提升宜居品質

  10月中旬,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花果園東站,工人們鏖戰正酣,進行路面恢復、綠化等作業。

  貴陽市交運集團建設公司建設管理部部長昌進介紹,3號線一期工程全長43.03公里,串聯花溪區、貴陽經開區、南明區、雲岩區和烏當區,是貴陽公共交通係統的中堅力量,目前主體建設已完成,預計11月初完成裝修,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

  與此同時,在貴陽S1線終點站望城坡站,各項工程建設正有條不紊展開,車站施工已完成近70%。項目經理李文通介紹,S1線一期工程全長30.32公里,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80%,預計年底全部完成。這條連接貴陽與貴安的重要線路,開通後將助力貴陽貴安融合發展提速。

  打造立體軌道交通體係,暢通城市“微迴圈”。貴陽貴安不斷優化城市道路布局,持續推進融合發展主骨架路網建設,提升城市通勤效率。

  以路興業,以綠賦能。在貴陽貴安,綠色是城市發展的底色,生態文明理念,早已融入這座城市的血脈。

  深秋,貴陽市白雲區馬鞍山公園馬尾松林區域,約6000平方米的林下開放共用綠地,成了秋遊好去處。市民三三兩兩,或席地而坐,或奔跑嬉戲,愜意享受這一片綠意。

  今年7月,馬鞍山公園被列為貴陽市12個城市公園綠地開放共用試點之一,市民可真正“走進去、坐下來”,露營、休憩、娛樂,共用城市綠化成果。

  12個公園開放共用面積5.8公頃,開放草坪4.37公頃……面積不大,卻折射出貴陽貴安一以貫之的綠色發展理念。

  堅持生態立市,貴陽收獲眾多生態“金字招牌”——全國首批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國家園林城市……而全國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論壇——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自2009年舉辦至今,成為全球各方交流思想、分享技術創新和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綜合性平臺。

  護藍逐綠,共用生態文明成果。今年前三季度,貴陽市空氣品質優良率達99.3%,空氣品質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2,省會城市排名第4。

  産業為要:聚焦做活經濟,打造“貴人服務”,鍛造發展引擎

  10月24日,由13家中央主要媒體和地方媒體組成的“高品質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團走進貴安新區華為雲數據中心,讓眾多記者驚嘆的是——這五色斑斕的外墻裏、山環水繞的歐式小鎮,不是童話般的城堡,而是華為雲全球總部。

  華為雲貴安數據中心,承載了華為雲和華為流程IT、消費者雲等業務,是華為雲數據中心全球布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貴州良好的生態優勢,在滿負荷運作的情況下,該數據中心預計每年可省電10.1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碳排放81萬噸。

  目前,貴陽貴安已匯聚電信、聯通、移動等三大運營商,以及蘋果、騰訊、華為等一大批超大型數據中心,形成超大型數據中心集群。2023年1至9月,以華為雲為龍頭的“雲服務”首位産業實現收入401.82億元,同比增長25%。

  順“數”而為,乘勢而上。貴陽貴安既讓數據“聚”起來,更積極推動數據“跑”起來、用起來。

  在吉利動力總成貴陽制造基地裝配車間,通過MES係統(制造執行係統)數字化升級改造,百余機臺協同提速,相比傳統生産線人工投入量降低了20%,産品電耗降低15%,一次性合格率提高2%。貴州吉利發動機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産能的高效提升,預計今年能達成産能超20萬臺。

  2015年,吉利整車産業化項目落戶貴陽,生産以甲醇汽車等為主的新能源車型。目前,在貴陽已經形成了吉利+30家核心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産業集群。

  眼下,隨著比亞迪、寧德時代、貴州吉利、奇瑞萬達和玖行能源等企業的相繼落戶,貴陽貴安新能源汽車産業已覆蓋上游零部件、中遊整車制造和下遊後市場服務等産業鏈環節。

  以強産業提升首位度,貴陽貴安圍繞新能源汽車、磷化工、電子資訊制造等七大重點産業補鏈、延鏈、強鏈,大力探索“5G+工業互聯網”,推動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10月17日,抖音全國第一個數字經濟産業基地正式落戶雲岩,將依托抖音集團旗下的數字化行銷服務平臺開展抖音電商客服、抖音數字廣告業務等,今年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億元,五年內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180億元,解決就業500人以上。

  10月20日上午,貴州省通信産業服務有限公司一樓展示大廳,一塊塊智能大屏不斷閃爍。

  工作人員輕點滑鼠,一個集節能、安監、服務于一體的智慧園區展現出來,通過園區人、車、物、水、電等實時動態分析,實現各種場景的智能化運維管理。

  貴州省通信産業服務有限公司是貴州“數字基建”主力軍。2010年以來,該公司轉型發展,在物聯網、數據中臺、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迅速切入,為市場提供智慧化一體化服務。“2018年以來,我們以設計院和創新研究院為載體進行科創研發,近3年研發投入達6300余萬元,今年研發總投入預計3600萬元。”公司副總經理陳忠義介紹,通過轉型發展,公司深入農業、交通、城市管理等領域,不斷拓展市場范圍,已連續多年以超20%的復合增長率快速發展,2022年營收超15億元。

  民生為本:統籌城鄉一體,擦亮幸福底色,共用美好生活

  青紅椒小炒肉、蒜泥西蘭花……10月18日,花溪區十字街社區養老服務站,程錦興老人吃得很開心,“10塊錢一餐,經濟又實惠,吃完飯還能跟老朋友下棋聊天,我喜歡這樣的生活!”

  十字街是花溪區“地標性”街區,過去建築結構混亂加之設施老化,居民幸福感不斷降低。依托“一圈兩場三改”,花溪區對十字街進行全面改造升級,增設便民設施和景觀綠化,樓裏樓外煥然一新。15分鐘步行距離內,養老服務站、智慧停車場、菜市場等生活配套設施齊全,生活便利度持續提升。

  同時,十字街將豐富的旅遊資源與“三改”項目有機融合,成功打造宜居宜遊幸福街區。今年入夏以來,十字街以提升“夜經濟”為突破口,提升燈光造景等亮化設施,積極引進夜間消費業態,吸引大量遊客,老街區煥發新活力。

  與十字街一樣,青雲市集、青岩尋坊、天河潭、鄉愁貴州等特色街區均以文商旅融合為突破口,探索提升城市“煙火氣”。

  城鄉品質品貌提升,市民幸福感更足。今年以來,貴陽貴安已啟動41個“15分鐘生活圈”、42個停車場項目、18個農超市場建設,開工改造背街小巷179條,啟動老舊小區改造4萬余戶;同時,累計開工宜居農房改造5424戶,開工建設農村保障供水工程14個。

  改善“硬體”,提升“軟件”。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在貴陽街頭,持續數天“沒有圍墻、不收門票”的路邊音樂會,成就一場貴陽全民共用的文化盛宴。

  雲岩區文昌閣、南明區甲秀樓、花溪區十字街、觀山湖區悅然時光、貴安新區大學城、清鎮市時光貴州、烏當區新光裏……親密互動、開放舞臺的路邊音樂會,傳遞著城市文明新風尚。市民張玉南是音樂會的“鐵粉”,她告訴記者:“我非常喜歡這種形式,讓我們與音樂家‘零距離’對唱,特別開心。”

  新風尚不斷“上分”,經典陽明文化傳播也不斷創新出彩。貴州京劇院原創劇目《陽明悟道》,重現500多年前王陽明龍場悟道的歷史情景;循著“陽明·問道十二境”遊學路線,洞窺陽明文化的精粹,感受貴州古今巨變與時代發展……大力弘揚“知行合一·協力爭先”的貴陽城市精神,貴陽貴安持續推進陽明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強省會”行動聚勢賦能。

  勇擔使命,步履鏗鏘。在高品質發展引領下,貴陽貴安正以實幹實績推動“強省會”行動取得新成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陽貴安實踐新篇章。(記者 范朝權 胡麗華 李中迪 諶思宇)

[責任編輯:王雪松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