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銅仁市應急管理局指揮中心看到,一個形似光貓,約筆記本大小的“小盒子”,接上顯示屏後,實時顯示各類安全風險隱患監測預警的地圖和數據。它就是省應急廳創新打造的“智慧應急”融合終端。
“這個盒子雖小,但功能俱全,接入了國家救援資源平台、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平台、天眼系統平台、防汛抗旱態勢分析系統等相關預警信息和數據資源,並融合了全省安全生産風險監測預警系統、自然災害風險預警系統和應急指揮平台,涵蓋了災害預警、突發事件、視頻會商、應急值班、通知公告等功能板塊。”省應急廳科技和信息化處工作人員介紹,這種終端具有易攜帶、易安裝、易操作、易應用的特點,可做到即時聯通、隨調隨看、快速反應。
當前,我省安全生産仍處於脆弱期、爬坡期、過坎期,自然災害易發多發,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形勢嚴峻複雜,而基層治理能力和應急能力相對薄弱,科技信息化水平總體較低,風險隱患早期感知、早期識別、早期預警、早期發布能力欠缺,難以滿足大安全大應急的需求。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應急廳堅持把檢視整改貫穿始終,聚焦短板弱項深入檢視整改,以整改實效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針對基層在風險防範、應急處置上人力少、專業不足、效率低,數字化治理水平偏低,信息化支撐保障不足等方面的痛點堵點問題,深入推進實施基層應急能力提升計劃,創新開展“智慧應急”融合終端研發及應用項目,進一步推動應急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向鄉鎮(街道)延伸,切實打通基層應急指揮調度“最後一公里”。
省應急廳首先在銅仁市試點,目前已實現全市181個鄉鎮(街道)“智慧應急”融合終端應用全覆蓋,實現監測預警和指揮調度全天候“看得見、聽得到、叫得應”。
在推動試點建設的同時,為進一步實現“應急”在“即”,省應急廳全面總結推廣“銅仁經驗”,加快更新迭代步伐,加速“智慧應急”融合終端推廣應用,擬在年底前為全省1509個鄉鎮(街道)配備“智慧應急”融合終端,實現省、市、縣、鄉四級“一鍵式”調度和叫應。
省應急廳科信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智慧應急”融合終端以信息技術賦能基層應急治理,通過終端可將預警信息發布直達基層,鄉鎮(街道)可“第一時間”接收信息、反饋信息,上級指揮平台可“第一視角”獲知現場情形,實現信息對稱,讓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調度更加直觀、更加精準、更加高效,為風險研判、指揮決策、資源調配、協同聯動提供了有力保障。(記者 黃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