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峰湖:萬頃碧波獲“重生”-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萬峰湖:萬頃碧波獲“重生”

2023-07-07 17:12:16  來源:新華網

  從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城區出發,驅車約45分鐘,記者一行到達興義市南盤江鎮。站在萬峰湖岸邊放眼望去,藍天白雲倒映在碧波中,美景天成。

  但在前些年,這裏又是另一番景象——網箱養魚、水上餐廳、水上超市、釣魚棚等星羅棋布,阻斷了航道,湖水散發著難聞的氣味。

  萬峰湖湖面面積176平方公里,覆蓋了黔桂滇三省(區)的五個縣(市),既是沿湖三省(區)的水上黃金運輸線,也是珠三角經濟區的重要生態屏障。

萬峰湖景區一景。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黔桂滇三省(區)五縣(市)萬峰湖聯合執法指揮部副指揮長鐘世友介紹,因水美魚肥,萬峰湖曾有“野釣者的天堂”之稱。隨著網箱養殖的興起和泛濫,每年投放到湖中的巨量餌料污染了湖水。此外,釣魚棚、水上餐廳和超市等浮動設施泛濫,沿湖地區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入等因素,加劇了萬峰湖生態惡化,水質急轉直下。

  2010年以來,黔桂滇三省(區)多次組織力量,清理萬峰湖網箱和水上浮動設施。因治理主體不一,治理工作難以協調推進,漁民同執法人員玩起“躲貓貓”,網箱養殖面積甚至不降反升,萬峰湖的水質持續惡化,一度陷入僵局。

  2016年和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兩次指出萬峰湖水質下降的原因。隨後,黔桂滇三地相繼開展“清網”行動。2018年4月,萬峰湖黔西南州水域“清網”行動全面完成,累計拆除網箱近470萬平方米,清除水上浮動設施6100余個。

  位于黔桂滇三省(區)交界處的萬峰湖沿岸景色。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我們同步開展其他污染源清理工作,對沿湖鄉鎮和村寨的生活污水進行集中收集和處理。此外,還投放了上千個垃圾箱,採取‘村收鎮管’的方式確保生活垃圾應收盡收,然後轉運到市裏面進行統一處理。”鐘世友説。

  隨著沿湖各地陸續開展治理工作,萬峰湖的環境有所改善,但受執法主體不一、資訊不同步等因素影響,萬峰湖的污染問題未能徹底解決。

  2019年1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對萬峰湖流域跨省(區)生態環境受損問題立案調查,這為萬峰湖治理帶來新契機。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專案組推動下,黔桂滇三省(區)合力治理萬峰湖,網箱養殖等問題被徹底解決,水質得到提高。

  鐘世友介紹,為了建立三地聯合執法的長效機制,2022年3月,成立黔桂滇三省(區)五縣(市)萬峰湖聯合執法指揮部,從各地相關部門抽調60余名執法人員,開展聯合執法行動,打擊電魚、毒魚等破壞水生態和水環境的行為。

  記者採訪發現,隨著萬峰湖水質變好,沿湖村鎮的産業也發展起來了,原本靠網箱養殖為生的村民均已實現轉産就業。

  南盤江鎮田寨村村民韋興江曾在萬峰湖上養魚為生,響應政府號召轉産上岸後,利用自家房屋開了一家農家樂。他告訴記者,周末和節假日生意好的時候幾乎滿座,每年收入近20萬元,“不比以前養魚差”。(記者鄭明鴻、施錢貴)

[責任編輯:王雪松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