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貴水繪新景 鄉村振興展宏圖-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黔山貴水繪新景 鄉村振興展宏圖

2023-07-07 09:43:15  來源:貴州日報

  入夏,明媚的雲貴高原又添豐盈。

  越過河,黔西市化屋村正用一雙雙巧手來述説這錦繡生活;跨進山,剛剛落幕的蜂糖李為鎮寧自治縣帶來了豐碩的甜;走進村,榕江用一場場“村超”,打開了世界看到貴州一步跨千年後,幸福鄉村的窗口……

  提起貴州,山外青山各顯錦繡,美麗鄉村的振興步伐卻格外一致。從烏蒙山區到武陵山區,再到滇黔桂石漠化地區,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黔中大地從分秒必爭到疾步邁新程,這萬裏山河繪新景,訴説新故事,擁抱新生活……全省上下扎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全面振興見實效。

  全力以赴謀發展,就業産業再升級

  入夏,高山冷涼蔬菜迎來豐産。

  走進赫章縣松林坡鄉,貴州蔬菜集團在這裏發展的萬畝香蔥産業盡披新綠,早晨的風還略帶微涼,山坡上戴著鬥笠的百余名工人卻早已幹得汗流浹背,一輛貨車遠遠駛來,剛停下,工人們就忙著捆扎好割下的香蔥,用一根細長的扁擔擔著朝貨車方向走去。

  “楊正先45斤,楊中喜55斤,梁國琴66斤……”

  計量員一邊高聲復核著秤上的數字,一邊催促著上貨,不一會兒貨車廂就裝得滿滿當當,梁國琴收起扁擔伸長脖子看著名單上的數據,樂呵呵地笑道:“目前我最多,看今天採下來能不能拿個第一。”山坡上一眾人甩開膀子繼續收割,不遠處分揀中心的清洗機和運輸帶發出“嗡隆隆”的聲響。隨著夏季粵港澳大灣區的訂單越來越多,山裏的人們忙了起來,數萬噸農産品通江達海賣到千裏之外……

  産業是農村發展的源動力。近年來,從一根蔥興起一片業,到一顆蔬菜富起一個村,謀一方特色産業發展,助推了一個個産值超“億元”的村子誕生。年初,在農業農村部公布的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及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産業産值超10億元鎮和超億元村名單中,貴州多個村和鄉鎮榜上有名。

  不僅于此,在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不斷深化的進程中,特色産業發展也在黔貴大地風起雲湧,辣椒、刺梨、李子、藍莓種植面積領跑全國,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引領著全省農業産業提質增效……

  依托産業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步伐更為堅實,脫貧地區家門口的就業也跟著“旺”了起來。2022年,我省脫貧人口每人平均純收入達1.32萬元,每人平均純收入低于1萬元的脫貧人口減少190萬,脫貧地區就業和産業支撐能力的不斷增強,讓脫貧群眾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倍添底氣。

  政策幫扶不斷檔,脫貧增收有保障

  前不久,晴隆縣234名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員順利接棒,踏上了駐村新征程。在雞場鎮田壩村,第一書記周遠森是鄉村振興一線的新兵,面對新環境,他內心充滿了幹勁,剛一進村,就迅速轉變角色走村串戶,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制定新一輪的駐村幫扶計劃。

  “我們要利用好田壩村現有的資源稟賦,積極推動紫薯種植,盤活蜂糖李並改良品質,謀劃布依小酒提質增效,拓寬群眾增收渠道。”深入村裏了解後,周遠森把村裏的未來發展繪制在腦海中。

  摘帽不摘幫扶,繼續發揮好駐村隊伍的作用,是保障脫貧村持續發展的有力舉措。從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到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3萬多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開啟了貴州鄉村振興時期幫扶工作的新篇章。

  與此同時,有效銜接政策也不斷在完善,我省先後出臺了《貴州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制定《貴州省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實施方案》,實施脫貧人口三年(2022—2024)增收行動,明確32條硬措施。2022年以來,全省鄉村振興係統扎實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工作,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為有效銜接保駕護航,資金項目持續跟上,截至今年5月初,我省已下達2023年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40.78億元,共實施銜接資金項目9598個,已完工1167個。

  建設治理更深入,宜居宜業惠民生

  夏季的傍晚,山邊的晚霞是修文縣谷堡鎮平寨村最豐盛的“晚餐”,

  遠離城市喧囂,農家辭去一天辛勞,炒上幾道家常小菜,就著小酒一杯,在自家庭院前,眺遠山鍍上一層金,清風吹起微微漣漪,酒未下肚,天邊雲兒早已微醺……

  “城裏人都羨慕我們的生活喲,房子好、環境好,住著別提多舒服。”在貴州的山裏,村民常常這樣驕傲地説。近年來,隨著各地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的深入推進,山裏的每個村寨都帶著“各美其美”的姿態出現在大眾前。

  在息烽縣石硐鎮,探索長效的管護機制,是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關鍵招,以鎮為單位,依托鎮級平臺公司建立農村人居環境管護服務站,圍繞群眾所需,探索建立“一站式”服務窗口,實現高效化、專業化、標準化、簡單化服務,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而在黔東南州,鄉村治理又有個新名字——“合約食堂”,近年來,以天柱縣、黎平縣為代表,在人口相對集中的自然寨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探索創建“合約食堂”治理模式,約定了辦酒標準、辦酒形式,讓村民從“吃不完的酒席、送不完的禮錢”之中解放出來。

  處處有新招,各地有新貌。

  為更好地科學布局鄉村生活生産生態空間、分類推進村莊建設、保護好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近日省自然資源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了《進一步加強“四在農家·美麗鄉村”規劃建設專項實施方案》,《方案》指出我省將重點開展優化村莊分類布局、分類推進規劃編制、塑造村莊特色風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工作,進一步提高鄉村規劃管理水準,更好地指導打造“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

  在貴州鄉村,一磚一瓦、一人一景、一寨一村,都在具象化地展示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邁步鄉村振興的新面貌。(記者 梁聖)

[責任編輯:王雪松 鄧嫻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