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BA”到“村超”,頻頻出圈的流量密碼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羅羽
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在推特點讚、英國著名球星邁克爾·歐文送來“雲祝福”,香港明星足球隊發出友好挑戰……這個盛夏,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的一屆被網友稱為“村超”的足球賽事掀起了“足球熱浪”。截至6月20日,其相關內容全&&瀏覽量超過了200億次。隨着賽事推進,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漲。
跟“村BA”一樣,“村超”也是以村民為辦賽主體、政府做好保障服務的群眾性賽事。以體育打頭、文化助陣唱出的一出出超高收視大戲,已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成為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窗口。
觀眾在“村超”足球賽現場打開手機燈光進行互動(2023年6月10日攝)。楊文斌攝/本刊
火爆全網、火出國門
足球在場上飛舞,旗幟在場邊飄揚;球員在場上奔跑,觀眾在場邊吶喊……全名叫貴州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的“村超”比賽,自5月13日揭幕以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到場觀看。每晚四五萬名身着各民族服飾的觀眾將球場裝扮得猶如一片五彩斑斕的海洋。
“村超”賽事以坐落在榕江縣城北新區城鄉接合部的三寶侗寨及其周邊村寨為主體組建的20個村隊,分A、B兩組,先後舉行循環賽和淘汰賽,再於7月29日進行總決賽。比賽主要在每週五、周六、周日進行,每天三場或四場,從傍晚持續到午夜。
每逢比賽夜,華燈初上,球場內便人山人海。觀眾有的坐在看&上,有的站在跑道上,有的蹲坐綠茵場邊。歡笑聲、吶喊聲、敲鑼聲、擊鼓聲,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激蕩開來。球場圍網外,同樣人潮涌動。榕江縣城多個地方還設置了直播大屏,供大批擠不進場的市民和游客觀看。
“‘村超’比賽越來越火,前來觀賽的游客也越來越多,球場都‘裝’不下了。”榕江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林濤&&,每晚的“村超”比賽吸引觀眾數萬人。尤其是在“超級星期六”晚上,球場內外大批觀眾一同觀賽的火爆場面讓一眾網友驚嘆。
6月23日的端午節假日期間,由前國腳范志毅率領的來自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格薩爾王足球隊,與“村超”球隊踢了一場友誼賽、交流賽,還把他們的藏族歌舞帶到了現場,將“村超”比賽推向又一個高潮。
“真的是驚喜連連!”陜西客商兼游客呂力已經在榕江待了一兩個月,“村超”的火爆讓他感受到群眾賽事的巨大潛力,其所展現出來的純粹性、滿滿的鄉土味,令人動容。
被“村超”氛圍感染並吸引前來榕江的原央視體育解説員韓喬生在現場解説時激動地&&,“也許‘村超’的足球水平不是最高的,但‘村超’的足球氛圍是最高的。”
足球與民族文化碰撞融合
繼“村BA”後,“村超”也同樣以“大眾體育+民族文化”的組合爆火“出圈”,打動了線上線下、國內國外的觀眾。
足球和籃球都是世界級的運動項目,具有深厚的群眾體育基礎。在&江的“村BA”發源地&盤村,籃球運動有着長達八九十年的歷史。足球在榕江縣也有七八十年的歷史。
貼地斬、世界波、圓月彎刀……20支村級球隊的村民球員在“村超”賽場頻頻踢出震驚觀眾的“世界波”進球,正是榕江足球歷史深厚積澱的爆發式體現。球員踢球的目的就是拼盡全力、角逐勝利,為球隊和村民爭光。
“賣滷菜的、做卷粉的、開挖機的、辦企業的、當老師的,我們的球員來自各行各業。”榕江縣委副書記、縣長徐勃介紹,只有38.5萬人的榕江是一座人口小縣,卻是“體育大城”。榕江是貴州省少兒體操之鄉,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群眾體育基礎深厚。
“大眾足球是榕江優勢,民族文化也是榕江所長。”徐勃説,榕江共有十多個世居民族,苗、侗、水、瑤等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超八成。這裡還有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等世界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十余項,民族文化豐富。
大眾體育打頭,民族文化助陣,無論是“村BA”還是“村超”賽場,留給觀眾印象最深的是身着各種服飾的各民族群眾融合在一起,展示自信、流露歡笑的溫馨場面。
吹蘆笙、唱侗歌、跳多耶舞、上演民族服裝T&秀,當地村民還拉上了牛羊,獻出了楊梅、米酒、西瓜……“這是一場場足球秀、民俗秀和風物秀,體現了鄉土味、鄉情味和鄉愁味。”在榕江擔任鄉村振興總顧問的吉林人由守義説,現代足球與傳統民族文化的融合表達,讓“村超”賽場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多彩的民族文化為足球比賽增光添彩。”從廣西南寧自駕前來觀賽的游客羅羽健説,無論是看球還是賞民俗,游客在“村超”賽場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歡樂所在。
貴州省榕江縣足球隊球員(左)與青海省果洛州格薩爾王足球隊球員在“村超”友誼賽中拼搶(2023年6月24日攝)。楊文斌攝/本刊
“文體旅”成鄉村振興重要抓手
“村BA”“村超”的爆火,説明了“大眾體育+民族文化”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逐步成為一些地方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數據顯示,自“村超”舉辦以來,截至6月25日,榕江共吸引游客79.66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85億元。游客量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全縣住宿、餐飲等相關産業的發展,住宿業同比增長352%,餐飲業同比增長386%。
榕江縣政府在賽場周邊科學合理規劃了680余個免費攤位,為觀賽群眾提供餐飲美食、農特産品、賽事周邊銷售等服務,帶動近千個靈活就業崗位。
榕江牛癟、羊癟、卷粉等特色美食,榕江西瓜、羅漢果、小香羊、白茶等農特産品,以及蠟染、刺繡等非遺産品不斷走進觀眾席,拓寬了當地群眾的致富門路。截至6月20日,全縣實現農特産品線上線下銷售收入近1.5億元,多種産品供不應求。
“我家西瓜都要賣斷貨了!”古州鎮豐樂村的瓜農熊竹青&&,她在賽場周邊賣榕江西瓜,“最多的一個晚上賣了三四千元,是平常的很多倍”。
“村超”的爆火是榕江多次嘗試“大眾體育+民族文化”所結出的碩果。“近年來,榕江先後支持、引導群眾舉辦‘大山裏的CBA’‘樂裏侗年+鬥牛’‘薩瑪節+半程馬拉松’等多項文體活動,積累了經驗,也嘗到了甜頭。”徐勃説,只有立足自身優勢,不斷探索,勇闖新路,才能實現換道超車。
今年3月,榕江舉行了由中國田徑協會技術認證的2023榕江半程馬拉松賽,加上侗族薩瑪節民俗活動的加持,吸引參與的運動員、群眾和游客超5萬人次,其中前來體驗的外地游客超2萬人次。
“活動舉辦前後3天,縣城上百家酒店和賓館入住率為95%,帶動全縣經濟綜合收入上千萬元,成效顯著。”榕江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楊璐介紹。
“‘村BA’‘村超’等文體賽事蘊藏的巨大潛力,所帶來的綜合效益值得各地深入思考。”已經着手在榕江投資開發非遺項目的呂力&&,它們不僅直觀推動當地産業和文化振興,還助力當地的人才、組織和生態振興,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也是觀察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窗口。
“‘村超’比賽結束後,我們將舉辦以美食命名球隊的全國邀請賽。”徐勃説,他前期通過視頻向全國民間足球隊發出了邀請,已獲得超過600支球隊響應。榕江計劃做大做強“村超”品牌,聚力匯智把“村超”辦成可持續性賽事,讓“村超”紅利全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