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政務信息推廣
憑祥:綠色發展推進國際口岸城市建設
2022-11-18 11:10:19 來源: 憑祥市委宣傳部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初冬的邊關“乍寒還暖”,憑祥濕地公園迎來了一群白鷺,它們成群結隊的在河道邊飛翔。這是憑祥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真實寫照。

  黨的十八大以來,憑祥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生態環境保護貫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建設全過程,加快推進創建廣西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最大限度保護生態資源,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憑祥擔當。

  扛起主體責任 建設幸福宜居城市

  徜徉於濕地公園步道,放眼遠望,碧波蕩漾的河水、展翅飛翔的白鷺、秀美的兩岸景觀與鱗次櫛比的高樓交相輝映,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美麗圖畫。昔日的“臭水溝”,如今已蛻變為環境優美的生態景觀長廊,大大提升了市民休閒活動的空間。

  憑祥河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是憑祥市的重大民生工程,一期工程總投資7586.86萬元。項目包括建設一座佔地面積約108畝的濕地公園和一座佔地約10畝的金象小微景觀公園。該項目自2018年12月開工建設以來,各項建設內容都得到穩步推進。看著眼前風光無限的公園,很難想象,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雜草叢生、河水枯竭的蒼茫景象。

  近年來,憑祥市不斷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快推進江河源頭、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逐步恢復受損的自然生態系統,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和穩定性。

  憑祥的美景有着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維護和充分利用優勢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目標。近年來,憑祥充分發揮白雲山的生態和歷史資源優勢,累計投入資金2453萬元,完成了環山綠道、游客中心、觀景&、景觀小品、珍稀植物園、古炮&、景觀路燈、標識系統等旅游相關配套設施。綠意盎然、風光旖旎的白雲山生態公園,成為憑祥城區的自然生態屏障,是一個集休閒、運動、娛樂、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公園,不僅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也是廣西生態旅游示範區,這裡也成為了眾多運動愛好者、旅游者的熱門打卡地。

  堅持綠色發展 不斷壯大生態經濟

  綠色,是生命的底色,更是發展的底色。

  憑祥市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是廣西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邊境口岸城市。依託綠水青山的資源優勢,憑祥全力做足“邊”及“美麗+”“口岸+”文章,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加快把憑祥市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憑祥特色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擦亮“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的招牌。

  圍繞“生態立市”“口岸興市”“工業強市”主線,憑祥在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上下功夫,堅持走“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的綠色發展路子,&&關於實施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大規劃、重要政策、重大項目和實施計劃,編制印發工業振興三年行動方案,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呵護好山水,以“不搞大開發、而要大開放”的理唸有序實施綜合保護與利用。依託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憑祥綜合保稅區和國家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園區,大力發展特色水果加工、食品加工、電子産品加工、跨境電商等産業,切實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産業發展優勢,推動“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升級。

  加快綠色轉型發展。通過深化“低散亂”行業和過剩産能淘汰整治,促進産業優勝劣汰,重點圍繞進口、出口加工區,推動休閒食品産業、木材産業、農副産品加工等傳統産業集聚發展。同時,探索電子商務發展新模式,利用“線上+線下”現代化電商交易模式,把榴蓮、菠蘿蜜等東盟進口水果從憑祥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構建東盟熱帶水果購銷流通網絡。截至目前,憑祥市電商企業、個體戶已有1300多家。

  推進綠色生態農業發展。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打造特色農業産業。近年來,憑祥依託生態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澳洲堅果産業,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抓好鰻魚、生豬養殖産業,同時發展甘蔗、香蕉、八角等産業,不斷豐富鄉村經濟業態,推進農業由增産向提質增效轉變。

  推動生態旅游業發展。憑祥立足新發展階段,以生態優勢推動生態旅游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打造了一批頗具特色的旅游區,有氣勢雄偉的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友誼關,神奇秀美的人間仙景——白玉洞,中越風光秀麗的界河——平而河等歷史人文景觀。

  向“綠”而行 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

  建設生態文明,人人有責,也人人可為。近日,憑祥市跑步跑步愛好者何蕾和她的10多名跑友來到憑祥市山塘旅游綠道道路,義務對道路兩旁清理雜草、美化環境。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原本道路兩旁雜草叢生的景象消失無蹤,山塘旅游綠道道路變得更加寬闊、整潔、美觀。“來這邊開展道路義務清掃工作,把優美整潔的環境回饋社會大眾,大家心裏都感到很高興。”何蕾説道。

  建設美麗憑祥,需不斷創新生態環境治理。在憑祥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愛心超市”,琳瑯滿目的生活用品擺滿了貨架,用“文明積分”兌換日常生活用品,成為村民熱議的話題。

  為不斷激發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識,推進鄉村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憑祥市四個鎮創新推出文明積分管理辦法,通過實施“文明積分”,探索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模式,“小積分”大大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推動更多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為建設生態憑祥出一份力,貴在行動,重在堅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斷增強全民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培養生態道德和行為習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向着建設綠色國際性口岸城市不斷奮進。(黃燕梅)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君
新聞評論
0100702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38010